第840章 入海

華夏二年,11月31日,黃島。

烈焰級加裝的動力單元功率不高,航速只有四五節,頂著北風行駛了好幾天才抵達夏國的重要口岸,東海灣(膠州灣)西的黃島。

船在黃島停歇了一陣子,裝卸了些貨物,補充了煤水,又讓移民們下船放了放風。

移民們幾乎全部是初次乘海船,在船上頭昏腦漲,吐了個七葷八素,下了船之後又癱倒在地,難受得要死,好半天才緩過勁來,然後才有余裕觀察周遭的景色。

“天哪,這是些什麽東西?”雷川驚嘆道。

黃島港的景象與江南大相徑庭,到處充斥著鋼鐵與機械,南方山上有高大雕像,各式巨大的船舶停靠在港中,高樓聳立在岸上,成箱成箱如同森林一般的貨物整齊地堆放著,火車頭拖著長串的板車在鐵軌上駛過,噪音、煙柱與空氣汙染無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

“早就聽說過華夏國與眾不同,但沒想到竟是這般不同!”沈元正也感慨道。

在船上,男女分居的規則也被嚴格執行著,雷川見不到妻子,就與路上結識的這位沈大哥混熟了,有事沒事聊上兩句。現在他們對這前所未見的繁華景象感到了新奇,但新奇歸新奇,卻也沒產生什麽向往感。

在他們看來,城市生活是危險的、困難的,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當初那盧秀才說有一百畝地和好幾頭牲畜給我們,不知是在什麽地方呢?”雷川道。

“你還當真了?”沈元正笑了笑,但臉上沒什麽憤懣,“不過糊口田總會有的。華夏老爺們費這麽大力氣把我們送來,總不可能是為這幾斤肉吧?總得分上些田地,才好收租子。聽說北方地多人少,即便冷些,總會有的。”

“是啊,總會有的。”雷川期盼地感慨道。“有一點就夠了。”

休息沒有持續太久,他們在岸上吃了一頓午飯,就上船繼續行程了。

接下來的航程,移民們適應了些,終於沒那麽暈了,船艙裏甚至響起了交談聲,暢想著未來。

船只先是向東北行駛,又拐向西北,進入了渤海,最終抵達了關寧郡的臨榆港。

本來,渤海北岸的最大港口是內河港灤州,但五年前四野入關,將這處臨榆港作為了輸送補給和人員的重要基地,又修建了鐵路一路通向燕京,臨榆港的區位優勢就開始顯現。相比每年冬季就水量銳減乃至封凍的灤河航道,臨榆港周邊沒有大河,海水濃度高,冰期很短,對於船舶停靠來說要方便得多。此外,臨榆港還處在連接河北與遼寧的陸路通道上,隨著鐵路的鋪展,地位愈加重要。

現在入了冬,灤河航道停歇,更多的船只選擇停靠臨榆港,港中反而比往日還更繁忙了。移民船在港外等了好一會兒,才最終停泊進去。

臨榆港大部分設施都是新建的,風格與黃島港類似,鋼鐵眾多,高聳的燈塔放著明亮的光。但是,由於緯度更北,此地氣溫也比黃島和江南都要低上許多,移民們剛被放下來,就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這才明白當初為什麽會給他們這麽厚的棉衣——其實,這離真正的寒冷還差得遠呢。

港西有榆關關城,當初元國為了駐軍修建了不少屋舍,而現在又沒那麽多軍人進駐,就空出了不少,現在就正好用來安置移民。

他們在關城中住了七日,有吃有住。不過與之前在浦東幹住著不幹活不同,白日裏他們被拉出去進行“軍訓”,由關城裏的士兵呼喊著,排成行列、死死站著,又喊著號子走來走去。不但男人們這般操練,女人們也由一批女兵帶著,練著同樣的內容。

這讓他們一部人心中產生了懷疑,自己這不是被騙過來充軍了吧?但每日都能吃飽,經常還能見到魚腥油花,又讓他們堅持了下來——即使真充軍了,只要能吃上飯,也是條出路。

校場旁邊,秦四娘和一批有孩子的女性移民得到了優待,可以分成三批,輪流來到場邊的“幼兒園”照看孩子。她剛剛就是在隊伍中直挺挺站了半天,甚至在冬日中出了汗,然後就被替換了下來,來到了幼兒園裏。院內孩子們又分成了兩撥,不會走路的安排在屋內躺著,而能走能跳的則在外面的院子裏沒心沒肺地打鬧著。

秦四娘進了屋內,找到了兒子,抱在懷裏哄了一會兒,又透過貴重的玻璃窗看到外面玩耍的其它孩童,感覺疲憊一掃而空。

“這樣的日子……也挺好的。”

可惜,這樣的日子只持續了七日。

待到12月12日,移民們便被叫出了屋舍,在校場上列隊——經過七日的訓練,雖然仍笨手笨腳的,但他們排隊行進起來已經比一個月前順暢多了——然後就離開了關城,來到了東側的火車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