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出臨安

景炎七年,11月15日,江西,隆興府,玉帶河工業區。

經過多年發展,玉帶河沿岸的工坊又繁榮了不少,而且與早年東海國工業區曾面對的窘迫不同,這邊冬季不會封凍,基於水力的生產可以繼續,可謂一大優勢。不過,他們並不甘心這樣一直依賴水力下去。

“咣!”

在工業區北一處僻靜的工坊中,伴隨著一聲悶響,一台機器上的大飛輪開始轉動起來,由於沒有負載,很快達到了相當不錯的轉速,在空中虎虎生風。

遠處觀看的文天祥見狀,不禁擊掌喝彩道:“好,好啊!從此以後,蒸汽機不復為夏國獨美了!”

這台機器果然是一台蒸汽機!不過它並非本地生產的,玉帶河至今也只能做些水力機械,而是從夏國走私過來的。

這並不容易,夏國雖沒有正式的出口禁令,但蒸汽機的所有產能都集中在幾家大型工業企業之中,所有供貨都有跡可查,自己人都不夠用,怎麽會供應外國?直到近幾年,夏國湧現出一批小型民營機械企業,他們雖沒有完整的生產能力,卻能維護修復既有的機器。這台蒸汽機,就是早年澎湃動力生產的一台新星-180,原本已經報廢,後來被修復重新運轉了起來。這樣的修復貨品質很差,在夏國市場一般賣不上價錢去,因此老板才利欲熏心,接受了文天祥秘密派去的人出的高價,偷偷將它走私到了這邊來。

這可是全世界除了夏國第一台能自主運行的蒸汽機,意義重大!

文天祥看了一會兒,就轉身對身後幾個年輕後生說道:“你們可要多看看,跟著張師傅好好學,日後能不能做出我們自己的機器,就要靠你們了!”

這幾個後生都是幕府選拔出的優秀子弟,學過新學,會代數、幾何,有簡單的機械學概念。文天祥對他們寄予了厚望,期望他們能從無到有,為大宋發展出一套機械產業出來……真是沉重的期盼啊。

其中為首一個叫展秋的後生上前一步,對文天祥行禮道:“弟子自知才疏學淺,但為了制置,為了大宋,敢不用命!”

文天祥微笑道:“你們盡管努力,我之後再設法弄些機械、書籍過來,不管如何,總要去做。”

他現在心情不錯。上個月高達投夏,局勢嚴峻,他先是在前線坐鎮打了最後一戰,又將各部撤回江西布防,心力交瘁,如今終於是見到點好消息了。

他又勉勵了這個秘密工坊的員工們一番,便回到了自己在玉帶區的別院之中。而在院子的客廳之中,已經有一名幕僚在等著了,似乎是有什麽事情的樣子。

文天祥一見他的面,便主動問道:“可是又有人過來勸降了?”

這些時日來,雖然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夏國還是屢次派了使者過來,試圖勸說文天祥起義,消除宋國最堅強的一個堡壘。當然,文天祥毫不為所動,連使者的面都不見一個。

幕僚一愣,搖頭道:“並非如此,上一批剛走,還沒再來呢。”他取出一封信走到文天祥身旁交給他,說道:“是臨安來的快信。”

“快信?”文天祥看了看信封上的署名,是“黃家翁”,也正是吳浚與他約定的代號,“原來如此,算算日子,也該有信了,且看看是什麽結果。”

這“快信”其實是夏國開辦的業務,臨安和九江都有夏人控制的商站,自然也有電報可以通信,抵達一端後再抄在紙上送往目的地,便是“快信”。

快信收費昂貴,但比之尋常的通信快上許多,故常有人用來傳遞急事。電報發送的都是明文信息,夏國開放這個業務,實際上也有收集情報的意圖。

一般人未必知道,即便知道也未必在意,但文氏幕府中人都清楚這點,雖會利用快信,卻不會直白把話寫在信上,而是用暗語記錄。

文天祥打開信封後,看到的就是上百個看似全然沒有聯系的漢字。但不要緊,他很快召幕僚取出一本冊子,對著上面將信中字替換為別的字,一封語言簡明通暢的信就出現了。

內容並不出乎文天祥的預料,是吳浚抵達臨安後成功說服張世傑,讓他同意配合文天祥的計劃,把官家送到江西去。不過張世傑認為事不宜遲,越晚動手越容易泄露消息,所以約定於12月1日便發動,他自己設法把官家從臨安帶出來,江西方面只管接應即可。這個時間太緊,等到吳浚親身回到江西再報告恐怕就過於倉促了,所以拍了快信送來。

讀後,文天祥點頭道:“雖說倉促了些,但也合理,便如此吧。他們要自徽州走陸路過來,正好徽州駐了兩個營,便調過去接引。為防計劃有變,信州那邊也調兩個營過去,一旦他們改道也能接住。此外,原定要東調的幾個營也不要停下,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