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亂

華夏五年,2月5日,泉州,南安縣。

泉州西北有桃林江、安溪兩條水脈。這兩條河發源於西北深山,大致平行向東南流動,最後在近海平原處匯合成晉江,流經泉州城入海。在多山的福建,水路就等於道路,而南安縣就位於這兩條河的交匯處,堪稱道路之咽喉、泉州之門戶。

如此重鎮,本應有重兵把守,可是當文天祥率軍前來的時候,卻不費吹灰之力就入了城——實際上守城的同樣也是宋軍,之前別處打仗的時候,他們提心吊膽生怕夏軍打過來,結果根本沒人來,稀裏糊塗就守到了現在。

雖然南安理論上仍是宋國的城池,但這段時間裏,外界的消息不斷從泉州城傳來,城裏人知道夏軍不斷攻城略地,“大宋亡了”,卻沒有上面的指示,心中惶恐。今日文天祥率部趕來了南安,天塌下來終於有人頂著了,於是守軍歡天喜地就開城迎他們進來了,就如之前的安溪、永春等縣城一樣。

如此順利本應是好事,但文天祥反而心中惴惴:“莫不是有詐?”

他進駐城中縣衙後,立刻把縣令和幾個官吏召集起來,問詢這段時間裏泉州方面的動靜,又命人收集來近期的報紙分頭閱覽匯總。但疑問仍未解決,夏國放著泉州這座重鎮不占,任由他率軍到來,是想幹嘛?

文天祥拿著幾份近來的《泉州清流》讀過,啞然失笑。這份當地的大報紙,前不久的頭條還是《軍民協力,共抵外侮》,沒多久就變成了《泉州士紳喜迎王師,恭祝天下一統》,可嘆可笑。

不過把前後的其它具體新聞放一起,還是能看出夏人在泉州的影響力,這就更顯得風雲詭譎了。

文天祥把這些報紙放回桌上,眉頭舒展不開,自己斟酌了一會兒,又轉頭向另一旁侍立的一個年輕人問道:“志長,你怎麽看?”

這個年輕人名叫馬之石,是南安縣的一名書吏,剛接了父親的班還沒幾年,在一眾庸吏中最為有朝氣。之前文天祥與當地人接觸了一圈,發現此人思維清晰,對外界局勢也有較多的了解,便把他單獨留下來以供咨議。

馬之石沒怎麽思索,便答道:“文公,能有如今這情形,原因無非有二。一是夏軍兵力不足,見泉州安定,便棄之不顧;二便是故意不管泉州,暗有所求。”

文天祥笑了:“你覺得,他們有何求呢?”

馬之石說道:“所求之物實在不少,文公您就是他們最大的目標之一。此外,我倒覺得,他們未必不願意您去把泉州的宗室接走,沒了可能還清爽些。”

文天祥無奈地搖了搖頭:“的確如此,但不管怎麽說,即便泉州是個龍潭虎穴,也只能去闖一闖了。”

他喊了幾聲,又把苗再成、杜滸等幕僚召集過來,商議整軍入泉州之事。

當初他帶了好幾千人從信州入閩,後來又陸續有殘部和家眷自贛州等地過來投奔,現在部下差不多也有一萬兵員可用。不過這些兵要分駐各地,而且為了快速行動也不能太興師動眾,所以這次來泉州他只帶了三個步兵營和一個水兵營總共不到兩千人。

如果泉州城防務完備,這些人想奪城肯定是不夠的,但現在城中就沒有夏軍進駐,倒也不難拿下。只是那邊顯然是有什麽陰謀在醞釀,為保萬全,還是籌謀個可進可退的策略出來才好。

“制置還請在南安坐鎮,冒險的事由我等去做就好。”

“三個步兵營,一個控住城墻,一個進城救人,還有一個在城北留守後路。水兵營也不能閑著,泉州當地船多,去奪些過來,出海巡查,以防夏軍從海上突襲。”

“說是要救援宗室,但不能這麽莽撞過去搶人,得事先派人去與南外宗正司聯絡,讓他們做好接應準備才行。”

“有理,不過之前制置已經遣趙谘議先行一步趕往泉州了,他亦是遠支宗室,和南外宗正司好說話。”

“那好,便可敬候佳音了。”

幾人七嘴八舌,還真漸漸把一個還算靠譜的計劃討論出來了。

文天祥聽後感覺不錯,便道:“這般很好,就這麽安排下去。昨日連夜行軍,軍士們也多辛勞了,今日白天先休息,等到今夜再度行軍趕往泉州,明日一舉入城!”

說著,他便端茶送客,自己也想回去休息一會兒。

可眾人剛站起身來,外面便響起了馬蹄聲,不久後一名灰頭土臉的信使便被門口的士兵送了進來。

“你……這是什麽情況?”苗再成不明所以地問道。

杜滸卻認出了這名信使,他正是早上隨著谘議趙孟溁一起前往泉州的幾名騎手之一,現在如此狼狽奔回來,豈不是說明出了大事?

他連忙問道:“泉州那邊可是出事了?趙谘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