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科學研究需要農民精神

到臨安的第二天,老馬召集十八羅漢中的幾位,陪沈老板去了趟西溪濕地,到靈隱寺上了炷香,最後參觀了達摩院,聽一幫高智商秀了下理想和對未來的思考。

理想這東西,基本上是個人就有。

可絕大多數人只是停留在幻想上,最終把理想帶入墳墓。

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有機會為理想去奮鬥。

關鍵是土壤,再好的理想,也要有奮鬥的土壤才能實現。

阿裏提供了土壤,所以有一大幫人在為了理想而燃燒著激機。

老馬則認為:“理想也是有根的,土壤也需要養分,只有把個人的理想和企業的目標有效統一,才能讓理想有根,讓土壤有養分,否則就是無根的浮萍,堅持不了幾天。”

沈輝認真思索後,比較認同這個觀點,心裏就琢磨,怎麽把星海海員的理想與星海投資的目標統一起來,不過直到現在,星海的目標也沒明確,他還在考慮。

不是他不想明確,而是沒法明確。

星海的主業是金融投機交易,是在金融產業鏈上下遊布局,把金融做大做強,打造強大的金融生態圈,還是以金融投機為現金奶牛,把強大的資本注入實業中,推動各類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全面升級,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不太好取舍。

晚上回酒店,沈輝又想起了老馬之前說過的一個觀點。

企業弱小的時候,感覺問題特多,每天都有各種難題需要克服,等企業做大了,回過頭來再看,那些問題都不是問題,企業的規模越大,遇到的問題就越棘手。

因為做決斷實在太難。

比如沈老板現在遇到的取舍問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問題很好解決,大不了吃點苦受點累,想想辦法還是能夠解決的,可這種方向性的問題卻不是吃苦受累想想辦法能解決的,更不是隨便拍腦袋就能做決定的。

小問題錯了可以糾正。

可方向一旦錯了,那就是企業的災難。

在臨安的第三天,沈輝和曹廷華去了趟吉利,看望了暫住吉利的二十余名星海汽車公司的研發人員和工程師。星海汽車研究中心正在夜以繼日的建設,已經入職的研發人員和工程師暫時無法展開工作,與三菱的交易完成後,就分批前往各大車企,加入各大車企研究三菱技術的研發小組,一來互相學習,二來吸收研究成果,為日後開展工作做準備。

參觀了工作崗位,沈輝又去看了看星海人員的住宿條件。

還算可以,都是酒店式公寓。

雖然沒有小別墅,不算太好,但也絕對不算差。

沈輝問負責帶隊的小組長陳偉航:“住宿條件滿意嗎?”

陳偉航說:“還可以吧,畢竟只是暫住,比以前單位的宿舍強。”

沈輝點頭:“將就一下,等星海的基地建好就回去了,到時老何負責給你們搞好後勤保障工作,你們負責去實現理想和目標,給我們的汽車工業爭一口氣。”

“實確挺期待的。”

陳偉航自然看過星海汽車研究中心的規劃,確實相當期待,道:“我覺得科學研究最需要我們中國農民的那種實幹精神,我國的農民自古以來,就是最踏實的一群人,只要給他們一塊地,哪怕是荒地,農民也會用勤勞的雙手把荒地變成上等良田,我覺得我們搞技術的現在就是缺一塊地,只要給我們一塊地,就算是這塊地十分貧瘠,只要沒有天災人禍,只要有足夠的肥料,我們也有信心把這塊地變成一塊能不斷產出新技術的好田。”

“這個比喻不錯!”

沈輝聽的連連點頭:“地我可以給你們,盡管放手大膽的去做,肥料也有,我會給你們足夠的時間,只要你們肯踏實做事,肥料就會源源不斷。”

回滬市的路上,心裏還在琢磨陳偉航的比喻。

比喻的挺貼切,搞技術的確實缺一塊地。

農民沒地,想種地也沒地方種。

沒有科研環境,搞研究的都往外跑,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達摩院一直在努力,現在星海也在努力。

只要堅持下去,不管能不能結碩果,總得有人去做。

回到滬市的第二天,魏宗如打來電話匯報港島那邊的情況,星海插了一刀後,上面也接著出手了,匯豐關閉了深城那邊的網點,正式退出了深城市場。

股東逾發沒底,星海又收到了一部分股權。

不過,跟深城那邊的談判卻出了一點問題。

要價太高,要以成本價轉給星海。

“想屁呢!”

沈輝一點都不客氣:“花那麽大代價卻寸功未立,現在爛手裏了,還想在星海的口袋裏找回本,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找李光明,讓他出面去協調。”

魏宗如道:“那邊的情況挺復雜,李光明未必能協調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