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蒸酒(第2/2頁)

楊雲笑呵呵地道:“你們不用考慮為什麽這麽做,不會少了你們一口飯,你們要做的就是幫我,齊心協力,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酒。”

“哦。”

安倫和雅柔都點點頭。

旁邊的雅清一臉驚喜地問道:“師父,我能做點什麽?”

楊雲道:“你年齡小,做不了別的,就幫忙搬柴火,回頭還會有人送酒過來,你不時到門邊看看……你們三個明天的任務,就是在家裏幫我把酒蒸出來。”

……

……

楊雲要蒸酒了。

這在後世看來再普通不過的蒸餾技術,這時代卻是沒有的。

開元年間的酒,其實就是酒曲加上一些谷物,自然發酵制成,跟後世的黃酒差不多。

具體制酒的過程就是米,水,酒曲,根據一定比例,裝到一個大甕中,密封好,等待發酵,發酵一般就是幾天或者幾個月不等,等時間差不多了,就撒上石灰。

這樣弄出來的酒,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濁,而濁酒說的就是這種酒,一般這樣的酒,剛開始有一點發綠,比如我們熟悉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便是指這種情況。

酒的度數低,而且各種釀酒原材料混雜其中,使得酒水的味道不那麽香醇,但若經過簡單的蒸餾,掐頭去尾,將雜質去除,就可以得到純度更高而且香味更濃郁的好酒。

前世楊雲去雲南怒江旅遊時,參觀過當地傈僳族蒸酒的整個過程。

灶上放一口大鍋,鍋內倒入清水燒沸,然後倒入提前準備好的酒釀,這時把內部加工過的木甑放入鍋中,頂部再放一口大鍋,放入適量清水。

木甑跟大鐵鍋連接的地方,用紗布圍起來,阻止漏氣。而下面那口鍋與木甑連接的地方,也用面粉糊好,不讓酒精泄露。然後在木甑出酒口處,插上竹筒,竹筒下放置酒壇,酒壇上放紗布,然後用濕布把竹筒和紗布一起覆蓋起來。

出酒口處密封好後就開始燒火,火不能燒太大,這樣蒸出來的酒就會慢慢流到酒壇裏,當上面一口大鐵鍋的水燙手時就換水,通常一鍋酒釀換上三次水就蒸好了,通常剛出來的酒度數高,酒勁大,後續酒度逐漸降低,越後者味道越寡薄。

蒸酒並不難做出來,但楊雲實在是分身無暇,而且他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是否能接受高度酒。

不是每一樣新鮮事物都會被人接受,出現的初期會遭遇很多阻礙,楊雲便想拿路邊食肆做市場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