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種花(第2/2頁)

張九齡作為文壇大佬,能創作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般千古名篇,宮廷宴會上各種應制詩創作起來必定也是遊刃有余。

鹹宜公主作為皇帝寵愛的女兒,但母親卻是武惠妃,不為正統文官所喜,歷史上張九齡為相時,曾當面拒絕武惠妃的拉攏,可見其抵制武惠妃派系的堅決態度,而鹹宜公主本身是個沒多少才學的小姑娘,宴會上被文壇大佬欺負,也就不足為奇了。

“公主似乎對名滿天下的張丞相並無多少好感。”楊雲隨口道。

鹹宜公主或許意識到自己抱怨太多,她跟楊雲又不是很熟,這話容易傳到外面,於是便想解釋,誰知話剛出口又變了味。

“應該說他沒風度才對,覺得父皇不該獨寵我這個女兒,還老說我母妃跟兄長的壞話,讓父皇對母妃多加提防……這樣一個喜歡調撥離間之人,哪裏有做大事的胸懷?總想以老學究的口吻讓我接受教導,真是不知所謂。”

鹹宜公主一提到張九齡,就滿腹怨言。

楊雲迅速作出判斷,鹹宜公主對張九齡的刻板印象,應該是來自於武惠妃的引導,鹹宜公主年歲不大,對於世間人情世故認知不夠,很容易便被蠱惑。

楊雲心想:“張九齡名垂青史,身為開元名臣,以氣節和能力著稱,卻無法贏得所有人的尊重。”

鹹宜公主最後略帶遺憾道:“可惜沒法讓他出醜,挫一挫他的銳氣,別讓他總是擺出一副誰欠他錢的表情。”

楊雲笑著問道:“公主認為,如何方式才能讓張丞相出醜?”

“這有些難辦……”

鹹宜公主支著頭思索,好一會兒都沒找到答案,最後用好奇的目光望向楊雲,“你現在是我的幕僚,不該由你來出謀劃策嗎?”

楊雲點了點頭,然後閉上眼,搖頭晃腦,似乎是在醞釀什麽,這讓鹹宜公主迅速提起了興趣。

好像能讓張九齡出糗,比做任何事都能讓她上心,可等了半天沒見楊雲開口,於是略微有些著急地問道:“還沒對策嗎?不過這事兒不急,你可以慢慢想……要不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你安安靜靜揣摩?”

“不用了,其實辦法我已經想出來了……公主可以在宮廷宴會上,做一首讓張丞相出醜的詩,殺一下他的威風。”楊雲道。

鹹宜公主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這是不是太難了點啊……你不知他才華,滿朝文武都稱贊有加,連父皇都說他才學天下第一等,如果靠作詩讓他出醜,那要多高水平的人來作詩?指望剛才那一群人?”

“我這裏有一首詩,或許公主用得上呢?”楊雲面帶詭異之色。

鹹宜公主的心氣提得很高,瞪大眼,眸子裏閃動著奇異的光芒,問道:“還說你不會作詩?找紙筆來,把詩寫下,讓我瞧瞧。”

……

……

公主有命,侍衛趕緊去找筆墨紙硯。

二人沒回萬安觀,隨便找了塊平整的石條,用鎮紙把紙固定好,鹹宜公主迫不及待幫楊雲研墨。

“如果你的詩真能讓那老頑固出醜,我一定重重有賞。”鹹宜公主手扶硯台,目光卻在楊雲臉上打量。

楊雲提起筆,在白紙上把他早就想好的詩寫下來。

算不上瑯瑯上口的名句,卻也是名家所出,但詩中寓意卻很應景。

乃是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只是詞句稍作修改。

“東山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張九齡官居“中書令集賢院學士知院事修國史”,跟白居易詩中的裴度一樣同為中書令,可稱“令公”。

唐朝的名臣都喜歡為自己在郊野建別墅,以體現自己志向高潔,東山即長安城郊的藍田山,張九齡在藍田山上建了東山堂,作為隱居避世之所,而後來曾被他拔擢過的王維就在他的東山堂旁建了輞川堂,還為此作詩《輞川別業》。

等楊雲把詩寫好,鹹宜公主拿過來在手上讀了一番,微微蹙眉:“大概意思我能看懂,不過具體是何意?”

楊雲把詩意詳細解釋:“張丞相所建東山堂,非常的氣派,路人指著連片屋舍說這是張令公的家,張令公學生遍布天下,何以用得著再在堂前種花?”

鹹宜公主道:“聽起來,好像是在稱頌他桃李滿天下……憑這詩能讓他出醜?”

楊雲笑著將毛筆放下,道:“若此詩是普通士子口中道出,必可謂稱頌,但若是公主道來,意境則大不同。”

“此種花非彼種花,如今張丞相以和詩為題取士子拜謁,有代天子取士、為天下士子之師之意,若公主在他面前作出這首詩,何嘗不是對他的一種質疑和鞭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