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兩大文豪

楊雲聽了這話,忍不住想笑。

門子的話好似在說——恭喜您,您的彩票中了大獎,但現在我很遺憾地通知您,您的彩票已過期。

那白衣男子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

“張令公豈非出爾反爾?”

白衣男子也生氣了,直接開口質問。

可惜他的質問沒有任何效果。

本來規矩就是張九齡定的,這次活動的所有解釋權都在張九齡,張九齡說活動結束外人也沒辦法。

張英器見楊雲瞅那白衣男子,側過頭提醒:“不必理會這些前來拜會的酸腐讀書人……每天府門前都會有不少,以往可沒有這種現象,也就是家祖出任中書令後,這樣的人才莫名多了起來。”

言外之意,這些人根本不是仰慕張九齡的才學,完全是一群想要投機取巧的文人,準備通過巴結張九齡,取得政治上的便利。

楊雲未多想,跟張英器一起進到府內。

隨著大門關上,那求訪的白衣男子徹底被阻擋在大門外,楊雲走了幾步,突然意識到什麽,轉過頭問道:“不知剛才那位是何人?”

張英器仔細想了想,有所遲疑:“我見過他的拜帖,姓……好像姓李,叫什麽就不知道了,字是太白……”

姓李,字太白?

呀!?

那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

楊雲腦門就好像被誰猛敲一下,一陣暈暈乎乎,忍不住轉身就往大門口走去。

“楊道長?”

張英器不知楊雲為何突然為了個不相幹的人表現失態,居然不顧主人家的面子,轉身要出門去?

楊雲顧不上跟張英器解釋,他自打來到大唐,不是沒想過見李白或杜甫這些名人,但這些人基本都不在自己的故鄉老老實實待著,而是趁著年輕到處遊歷,幾乎都是把他鄉當做故鄉。

楊雲之前記掛到洛陽來找楊玉環,雖然覺得可能會在洛陽見到這些當世文豪,但並未把心思過多放在這上面。

誰能想到會在張九齡府門前偶遇李白呢?

可惜待房門重新打開時,李白已離開,門前一個人都沒有,楊雲心中頓時生出一種極大的失落感。

“少爺,這位……?”

門子見楊雲開門,不由好奇問詢追過來的張英器。

張英器也是一頭霧水,上前問道:“楊道長莫不是有何事未完成?能否等見過家祖後再說?”

楊雲問那門子;“不知剛才那位李相公,現在洛陽何處落腳?”

門子搖頭道:“小的從何而知?”

楊雲心中來氣。

說什麽回頭派人去請,感情只是個說辭,連人家在何處落腳都不知,就算張九齡真要賜見,你們何處去找?

楊雲很想拔腿便追,料想李白沒走遠,不過想到要見張九齡,消除這位朝堂大佬的誤會,比什麽都來得重要,便悻悻作罷。

另外,也是他知道李白就在洛陽城內,無須專門找他而耽擱要事,還不如等見過張九齡,為接下來參加科舉掃平阻礙,只管讓何五六和王籍差遣人手去找李白這位大文豪便可。

……

……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幾百年前做的好壞,沒那麽多人猜;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至少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逗逗女孩;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創作也能到那麽高端,被那麽多人崇拜……”

楊雲嘴裏哼著莫名的小調,跟隨張英器往內院走。

張英器好奇楊雲為何對剛才那個李太白如此在意,但楊雲借口是“故友”給搪塞過去,張英器自然想不通,既是故友怎會相見不認識?而且以楊雲的年歲,故友能故到什麽程度?想來不是實話。

這會兒聽到楊雲嘴裏哼的俚語小調,越發地迷惑了。

張英器把楊雲帶到中庭的宴客廳,借口前去通傳張九齡,便先離開。

張九齡忙於朝事,此時尚未從洛陽皇宮回來。

等其回府時已是半個時辰後,張英器將府門前發生的事告知自己的祖父,並引導張九齡來見楊雲。

楊雲終於見到這位在唐朝政壇和文壇都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宰相,開元盛世最後一位賢相。

張九齡穿著身紫色官袍,精神矍鑠,走起路來步伐矯健,眉宇之間神采飛揚。

張九齡的儀態自然是沒得說,據說為了保持整潔端莊,他有一個很有創意的發明。

唐朝大臣們上朝,都要帶笏板,這是臣子上殿面見皇帝的必備工具,或提前寫上想向皇帝匯報的話,或用來隨時記錄皇帝的指示。

而文武大臣們出門上馬或者乘坐馬車,都是把笏板往腰裏一別,跟鄉野村夫插煙袋一樣。張九齡覺得如此裝束大煞風景,便命人做了一個精致的護囊,每次上朝,都把笏板裝進護囊裏,然後讓仆人捧在手裏在後邊跟隨,他只管昂首挺胸地走路,再也不必為這個多余的東西放哪兒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