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飛龍在天

楊行舟在前世的時候,對嶽飛嶽爺爺的事跡耳熟能詳,知道嶽飛是被秦檜陷害,才冤死在風波亭。

後人厭惡秦檜,特意為秦檜夫婦塑造鐵像跪在嶽王墓前,這一跪就是上千年。

楊行舟小時候就知道害死嶽飛的是秦檜,待到年齡漸長,才明白秦檜只能算是一個劊子手,但劊子手身後的趙構才真正決定了嶽飛的生死存亡。

嶽飛之死,固然與秦檜脫不了幹系,但與趙構更有著直接的聯系。

楊行舟年輕時,一腔熱血,恨不得身在南宋,好去殺死秦檜夫婦和萬俟卨,搭救嶽飛,這個執念一直到他穿越到小世界後,竟然不曾消散。

在各個小世界當皇帝的時候,楊行舟每次都大封嶽飛,修建嶽王墓,肯定嶽飛的貢獻,和保家衛國的赤膽忠心。

現在到了這個世界後,遇到了活著的嶽飛,他自然不會讓嶽飛再度步入被陷害的老路,因此這才打死秦檜夫婦和皇帝趙構,改變歷史,自己做皇帝。

而作為一個古代皇帝,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後”,有後才能立儲。

只有立下了儲君,當臣子的才會感到安心,否則一個帝國不早早的立下接班人,萬一皇帝出現啥問題,將會演變成一場爭奪皇位的大亂。

是以歷代帝王在立儲之事上都極為慎重,每次都引發一場有關戰隊的風波。

楊行舟表露真實身份之後,便即在全國選妃,找出品性賢良的大戶人家的女兒充入皇宮,很快就生出了幾個子女,之後便冊封皇後,妃子,穩定後宮。

一般皇帝都是立嫡長子為儲君,幾乎是在孩子出生不久,這儲君的位置便會選定,期間少不了有朝臣向皇帝提意見,影響皇帝想法。

不過楊行舟卻是與歷代帝王不同。

他並不急著立儲,而是一直等到一群孩子長到二十多歲之後,進行了重重考驗,方才確定了儲君是誰。

他是當世武聖人,橫推萬裏,威震全球,內功深厚,壽元長久,因此他當皇帝之後確立儲君時,並沒有幾個臣子不開眼的非要插手皇家事務。

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若論壽元,誰都活不過當今聖上。

他們這些當大臣的都死絕了,皇上怕是依舊不會蒼老。

這不是大臣們胡亂猜測,而是楊行舟已經向他們充分展示了什麽叫做“老不死”,近三十年來,他身邊的大臣老的老,死的死,已然凋零大半,唯獨楊行舟自己依舊是昔日容顏,並未有絲毫改變。

本來大臣插手儲君之事,主要是投機行為,想要在先皇死後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可是看楊行舟這個樣子,怕是所有人都掛掉了,楊行舟還會活的好好的。

如此一來,插手皇帝立儲一事已經沒有了什麽意思,說不定楊行舟再過三十年才退位呢,而那個時候,他們這些老家夥估計一個個都不在了。

這樣一來,那參與立儲一事幾乎沒什麽意義了,有楊行舟在背後把控,任何政治投機都意義不大。

嶽飛也屬於開國重臣,他在宋國為帥之時,就曾參與過皇帝立儲之事,後人臆測,安趙構之所以殺他,應該也與他過多參與皇家事務有關。

不過自從歸順楊行舟後,嶽飛卻對皇家立儲之事絕不參與,他知道楊行舟厲害,更明白楊行舟的手段,因此對於楊行舟的事情,他絕不摻和。

只要楊行舟能令四海平定,四方來賀,對於嶽飛來說,那就是天下之福,自己肝腦塗地,也心甘情願。

此時楊行舟讓嶽飛入宮,嶽飛已近隱隱有了幾分猜測,在楊行舟說出要退位之言後,嶽飛不敢怠慢,急忙單膝跪地:“臣絕不負陛下所托,定當盡心盡力,輔佐太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行舟將其攙扶起來,笑道:“日後就讓愛卿費心了!”

嶽飛道:“萬死不辭!”

如此君臣定議之後,不在多說,在賜嶽飛用了一頓皇家菜後,便讓嶽飛出了皇宮,準備閱兵事宜。

到了九月重陽節,盛大的閱兵式開始,楊行舟檢閱三軍,將國家實力和氣勢推到了極點,此後十多年內,但凡有資格觀看閱兵的人,都會由衷的發出贊嘆,對國家軍人的實力有了真實的認知。

閱兵後五年,楊行舟退位,將皇位禪讓給儲君楊賀,自己卻飄然離開皇宮,消失不見。

後來在那四川峨眉山上,有人發現他的蹤跡,但也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當時的皇帝派遣人馬搜尋,最後也沒有找到,只好作罷。

又過百年,據說又有人發現開國皇帝的蹤跡,後來的歷代皇帝四處搜尋,都是無功而返。

楊家皇帝似乎都有病一樣,幾百年來,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尋找開國太祖下落的舉動,令天下人都大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