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9章 棣州叛亂(上)

離開德州,李澤馬不停蹄地直奔棣州。

棣州刺史楊衛,長史盧冠,別駕李浩親自到州境相迎。

李澤這一次巡視的第二站就選擇棣州,自然不是沒有原因的。棣州與平盧節鎮相鄰,在李澤與橫海開戰之時,當時的橫海節鎮朱壽在連遭大敗之後,便將棣州送與平盧,以此來換取平盧出兵相助,但不想卻被石壯率兵大敗,平盧節度使候希逸狼狽逃回平盧,而棣州刺史楊衛,最終也在石壯的軍事壓迫之下,選擇了向武威投降,成為了武威的一部分。

但不得不說,朱壽的這一舉動,仍然給平盧留下了口實,候希逸縱然吃了敗仗,但對於棣州仍然是念念不忘,在他看來,自己得到棣州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武威兼並棣州,則是毫無道理的。

這兩年來,候希逸就沒有消停過。

當然,隨著武威的日漸壯大,候希逸指望通過武力拿到棣州的目的,已經愈來愈渺茫了,但棣州卻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李澤在棣州實行的度田計劃。

因為棣州不像滄州的絕大部分,是武力兼並的,整個棣州是隨著楊衛一起投降,李澤自然也就不可能對其境內的大族,豪強舉起刀子威脅,反而只能溫水煮青蛙,一步一步的來。

但誰都不是蠢人,盧冠等人的步伐再慢,也終究是一步一步地再向前走,棣州的這些宗族豪強們,也是壓力愈來愈緊迫,刀子懸在頭頂上,你指望人家引頸待戮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殺一頭豬,從豬圈裏拖出來,它還得拼命地掙紮,蹦噠幾下呢,更何況這些宗族豪強還是很有實力的。

於是與平盧候希逸的勾結,便成為了他們必然的選擇。

看到李澤,棣州刺史楊衛惶恐不已,長揖到地:“節帥,都是屬下治下無力,才導致今日之禍。”

李澤微笑著將他扶了起來:“這與楊刺史無關,是膿瘡,總得把他們擠出來,要是讓他們一直這樣發展下去,往後還不知出什麽亂子。你在這次事情之中站得很穩,絲毫不為那些人派來的說客所動,這讓我很高興。”

李澤這番聽起來沒頭沒腦的話,卻讓楊衛大冬裏瞬間汗流浹背,面色由潮紅猛然又轉向青白,竟是再也站立不穩,要不是李澤仍然扶著他,只怕他便要摔倒在地上了。

棣州正在蘊釀著一場叛亂,叛亂的主體,便是那些地主豪強了。這些人派人找上了楊衛,企圖說服楊衛一同加入,畢竟在棣州,楊氏才是勢力最大的一家,現在仍然是。但楊衛卻是首鼠兩端,最終也沒有答應。反而勸說他們接受現實,平盧候希逸絕然不會是武威的對手。

不過他的勸說失敗了,在動員楊衛失敗之後,這些人反而是加快了叛亂的步驟。不過很顯然,這些人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武威與盧龍一戰,竟然會如此迅速地分出了勝負,易水河畔一戰,盧龍大敗虧輸,這些人震恐之余,非但沒有收手,反而是準備立即行動了。

因為他們很清楚,一旦李澤緩過手來,只怕立即會對他們下手。

這也是李澤返回武邑之後,立即南下德州的原因所在。

直到現在,判亂者們仍然認為他們有著很大的機會,因為武威的主力,此時全都在盧龍與盧龍軍對峙,而在棣州,只駐紮了由李浩統率的一部三千甲士而已。

只要他們能擊敗李浩,拿下棣州,利用這個寒冬的惡劣天氣,指不定便能堅持到明年開春,而有幾個月的時間,他們還能好好地經營一下棣州用來抵禦武威的反撲,當然,他們有這樣底氣的原因,是平盧候希逸也會派出五千騎兵來支援他們。代價,當然是成功之後,他們加入平盧。

而平盧候希逸的背後,現在卻是站著宣武朱溫。候希逸有這個膽子與武威叫板,正是緣與他與朱溫的一次秘密會面。

在這一次的會面之上,朱溫詳細地給候希逸分析了武威與盧龍的戰局,武威雖然贏得了易水河畔之戰,但那一戰,也只能是慘勝而已,張仲武的後續反應也是極為迅速,斷臂求生,主動放棄了幽州,主力退守營州,卻又在平州等地駐紮大軍與武威相抗,張仲武主力騎兵的確損失慘重,但步卒實力卻依然在,接下來雖然攻守易勢,但張仲武轉而為守,反而能給李澤制造極大的麻煩。

總之一句話,李澤想要打下盧龍,絕不是短時間內的事情,而且必須全力以赴,否則張仲武緩過勁來,是有實力反戈一擊的。

這個時候,李澤怎麽可能在意棣州這塊小小地方的得失呢?為了鼓勵候希逸向武威動手,朱溫在資金,物資上給予了他極大的助力。

而候希逸之所以選擇要投朱溫,自然也是因為朱溫的實力強大,別看朱溫名義上只是定宣武節度使,但其真正的影響力,卻遠遠不止於此,在候希逸看來,張仲武必然會因為太過於招搖而失敗,而像朱溫這樣實力強勁卻又善於隱忍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