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9章 能幹的許子遠(第2/2頁)

而百姓的來路,就千奇百怪了。

雜胡,野人都是許子遠歸化的目標。許子遠這樣從武威書院出來的人信奉有教無類,信奉狄夷入我中華則中華之的信條。所以那些舉家來歸的雜胡,野人,來了之後哪怕身無分文,也會立刻得到朔州的信任,分房子,分牲畜,分農具,分種子,分田地。而那些單身一人無牽無掛的,則需要先進屯墾點進行一定時間的勞作之後,才會得到同樣的權利。

而第二個來路,就是挖河東的墻角。

雜胡,野人大舉進入這些地區,使得朔州的各民族比例有些失衡,為了平衡這個差距,許子遠把目光盯上了河東。

在徹底掌握了朔州之後,利用朔州本身與河東的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子遠不遺余力地挖著河東的墻角。

而朔州的一系列對農民的優惠條件,對於河東那些無地的佃戶、貧民甚至於城市之中的無產者都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先是小規模的移居,接著便是大規模的逃離,直到河東開始警覺起來並封鎖邊境之後,許子遠仍然沒有罷手。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在許子遠的刺史府中,甚至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就是協助河東的這些人逃離河東,來到朔州。

而張嘉對於這個政策是舉雙手贊成的,他對於韓琦,李存忠等人的怨念是發自內心的,為此,他甚至派出軍隊在邊境巡邏,接應這些逃離河東的百姓,為此,他的右武衛與李存忠的左武衛在邊境之上沒少發生沖突。

近兩年來,從河東流入朔州的百姓已經多達上萬人。

而這些人,便是許子遠用來牽制,平衡那些雜胡,野人的有力手段。

在許子遠看來,韓琦,李存忠這些人,忠於的是大唐,而不是李澤,現在大家還在一條船上,但終有一日,大家是會分道揚鑣的,那麽現在朔州從河東每挖一點,便是朔州強大一點,而河東則弱一點。

所以,他樂此不疲。

平州俘虜被安置到朔州,許子遠是相當高興的,如此一來,朔州多的不僅僅是一批批強壯的勞動力,更是強有力的戰鬥力,在這一點上,他與張嘉的看法一致。至於這些戰俘好不好管理,他是一點兒也不擔心。

一來,義興社最擅於做的,就是策反,安撫這樣的事情,二來,這些人現在離開他們的家鄉太過於遙遠了,就算在家是條龍,但出了門,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多半就要變成一條蟲了。

在家事事好,出門樣樣難,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站在高台之上,看著下面校場之上那些蜷縮著身子蹲坐在地上的戰俘,許子遠的眼裏,滿滿都是笑意,而他身邊的張嘉,則一個個地上上下下地打量著這些戰俘,在他眼中,這些人哪此適合幹長槍兵,那些適合幹刀盾兵,哪些適合幹騎兵,一眼望過去,差不多就有一些了悟了。

許子遠走到了高台的邊緣,揮了揮手,一名士兵便用力地擂起鼓來,伴隨著鼓聲,那些蹲坐在地上的戰俘,一個接著一個地站了起來,擡頭看向高台之上的這名著紅袍的鎮州高官。

“你們的長官拋棄了你們。”許子遠一開口說的話,便直戳這些人的心窩子,讓絕大部分的戰俘都變了顏色。

是啊,他們是被拋棄的。

當唐軍允許鄧景山帶著五千士兵離開的時候,他們卻不是五千人中的一個,那種被拋棄的憤怒,傷心,已經伴隨他們很久了。

“但是你們該慶幸,你們是我們的戰俘。從平州到朔州,千裏迢迢,在這樣的寒冬臘月,你們沒有餓死一個,沒有凍死一個,受了傷,得了病,一個個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顧和治療,所以到現在仍然生龍活虎。”許子遠在高台之上吼道。

而他每說一句,便有十個大嗓門的士兵齊唰唰地將他的話復述一遍,以便讓所有的戰俘都能聽得清楚。

的確,這一路上,他們雖然是戰俘,但卻沒有受到虐待,平安地抵達了這裏,雖然心中仍然忐忑,但這些人卻是對能否活命並沒有多少擔心了,要弄死他們,何必費這麽大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