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7章 遼地

東北之地,遼州,吉州,營州,論起地盤之大,比起張仲武以前控制的盧龍諸地還要廣闊無垠的多,但論起人口的多寡,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了,偌大的地域之內,真正在藉的人口,不過一百余萬人。而這,還是張仲武在進入東北之後,想盡一切辦法擴充人口之後的結果。

當然,不在藉的其實並不在少數,至少不會比在藉的人,但這些人,要麽便是老林子之中的野人,兇狠如虎。要麽便是流竄各地的流匪,狡滑如狐。當然,還有那些來去如風的番夷諸部,他們反復無常,時降時反,頗讓張仲武頭疼。

現在已經不再是盧龍軍了。

當年李澤為了安撫張仲武,以便騰出手來收拾國內亂局,同時,也是希望張仲武的盧龍軍在進入東北這塊混亂之地整理一番,到時候他好來撿現成的,所以便借著朝廷的名義,冊封了張仲武為遼王。

所以現在應當稱呼張仲武的軍隊為遼軍了。

應當說張仲武在總體上還是沒有辜負李澤的希望的。進入東北之地之後,數年辛苦,終於讓東北之地,有了一些中興的模樣。

初入之時,張仲武展現了霹靂手段,殺得人頭滾滾,將東北的那些土著大豪們,殺得破了膽。別看張仲武在與李澤的戰鬥之中屢戰屢敗,但到了東北,他卻成了能止小兒夜啼的人物,那些聯結自保的本地大豪們,在數次與張仲武的決戰之中大敗虧輸之後,選擇了向張仲武屈膝。

到了這個時候,張仲武便已經站穩了腳跟。

大棒施展過後,接下來就是蜜棗了。

張仲武治理遼地的手段,讓李澤大跌眼鏡。

他在遼地,將人直接分成了三六九等。

第一等人,自然是跟隨他從盧龍之地一路撤入東北的這些人。這些人擁有最高的權力,組成了整個遼王府的最高統治機構,占據著各地官府的要害位置和軍隊之中的主官位置。

第二等人,則是東北本地的那些本地豪強們。這些人也可以進入官僚機構之中為官,但最多成為副貳、佐吏。而這些人家的嫡系子弟,都要進入張仲武的親兵衛隊之中成為侍從,實際上便等於是質子。在有戰鬥的時候,這些本地豪強還要組織青壯,自備武器,成為遼軍的仆從軍隊,從事一些輔助性的戰鬥工作。

第三等人,是那些內附的蠻夷諸部以及高句麗過來的人。這些人有的從事養殖放牧之事,有的則躬耕土地,這些人在遼地是可以分得土地的,當然,他們也需要繳納沉重的賦稅以及承擔各類徭役。

第四類人,就是遼軍從深山老林子裏捕捉到的野人以及他們的家眷,那些因為反叛而被鎮壓之後的幸存者,當然,也有為數眾多的奴隸。

與前三類人比起來,這些人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權力了。如果說第三類人被欺負了還可以去官府喊喊冤,如果碰到一個清明的有正義感的官員,或者便能伸張正義,這第四類人,就只能默默的承受所有的一切。

一個等級分明的社會,居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架構並且保持了社會的穩定,不得不讓李澤嘖嘖稱奇。

也正是這樣的一個等級分明的社會,讓張仲武在數年之中從一個入侵者,變成了遼地真正的王。

在遼地的土地政策之上,張仲武吸取了李澤一部分的成功的經驗,並成功地實施到了他的領地之上。第三等人,能夠無償地獲得大量的土地耕種,就是賦稅沉重了一點。但至少,這些人能夠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之下,繳納完賦稅之後,還有那麽一些節余可以讓一家人吃飽穿暖。但這些人的貢獻是遠遠不足以支撐起遼地經濟的。

真正作為遼地經濟支撐的還是第一等和第二等的人。

大量的軍士被賞賜了田地,與第三等人需要繳納土地收成的七成以上的收入不同,他們只需要繳納三成。同時,這些軍士還被賦予了一項特權,他們是可以進入老林子去捕捉野人成為他們的奴隸的。所以在沒有戰事的時候,經常便有遼軍士兵成群成隊地進入老林子去捕捉野人。

這是一個風險些很高的活計兒。因為野人雖然沒有鋒利的刀槍箭矢盔甲,但他們的戰鬥力卻極為可觀。所以進入老林子,不時也會有傷亡,但總體上來說,收入卻是遠遠大於支出的。而張仲武又是極力鼓勵這種行為的。每捉到一個野人,遼王府還會給予士兵一定的獎勵。如果士兵自己不需要奴隸了,那麽便可以賣給遼王府,一個身強力壯的野人,足足可以賣到數十貫錢。

對於張仲武來說,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一來,遼王府可以獲得大量的勞動力,二來,又磨煉了士兵的戰鬥水平,使他的戰士戰鬥力始終保持在一個極高的水準之上。他不可能像李澤那樣花費大量的銀錢讓士兵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演練,只能使用這種更野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