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講話

李澤登基的第一天,在禪讓台上的講話,在整個大唐的土地之上再一次地引起了震動,不僅是北方,也包括了南方。

在這樣的場合之下,其實說什麽,做什麽,都是有著一定之規的。而章回也是寫了一篇了自認為這一生最為滿意的華美的文章供李澤宣講。

但讓章回失望的是,李澤在台上,壓根兒就沒有用他這篇文章中的任何一個字。而是信馬由韁,來了一場激興的演講。

從大唐立國伊始,到盛唐之時大唐威震四荒八合,再到吏治逐漸腐敗,天災人禍,農民起義,國運衰落,節度使割劇,各自為政,互相攻伐,民不聊生。說到悲慘處,台下數萬人中眾多經歷過這些慘事的人,無不潸然淚下。

再談到他兵起武邑,十數年來,在無數仁人志士的前赴後繼之下,大唐終於再一次從廢墟之中站了起來。

如今的大唐,雖然還未完成天下一統的大業,但威名卻已經遠及海外,比起當年大唐最興盛之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談到了一場場慘烈的戰役。易水河畔,上萬步卒面對兩萬鐵騎排山倒海似的沖鋒巍然不動。黃河邊上,士卒們從泥漿之中奮勇地向著敵人發起一次次決死的沖擊。東北大地,一個個堅守的孤堡,在敵人的圍攻之下,拼死不退。西域之地,士兵們爬冰臥雪,將失去的故土一寸一寸地收了回來。

談到了當年粟水河決堤之時,一個個拴著繩索跳下河去,用身體堵塞決口的勇士。

談到了卷起褲腿,與百姓們一起挖泡掘河,插秧栽苗的基層官員。

談到了九死一生,替大唐開辟新航道的遠洋船隊。

談到了殫精竭慮,為大唐培育出一批批種子,發明出一種種新器械的匠師。

這些事情,李澤親身經歷的很少,但此刻,在他嘴裏娓娓道來,卻如同他當時便在身邊一般無二。

而在台下,聆聽著這一切的,那些親身經歷過的官員們,代表們,無不是感同身受,他們從來也不曾想到,他們做過的這些自認為很尋常的事情,在李澤這裏,居然是如此的重要,竟然被李澤記得這麽清楚,而且在這樣的場合之中大聲地宣講了出來。

痛哭之聲傳來。

那是來自遼東的崔大郎掩面痛哭。

這一刻,他想到了在塢堡之中與他一起奮鬥的那些兄弟們,想到了那一個個戰死之後,被他封閉在房屋之中的遺體,想到了數月的堅守所經歷的那些人間慘事,而現在,一切都值得了。

厲海熱淚盈眶。

何塞任曉年雙眼通紅。

匠人代表緊緊地握著拳頭。

農夫們仰頭癡癡地看著高台之上的李澤。

商人們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士農工商,歷朝歷代以來,商人雖然有錢,但卻一直被人看著肥豬一樣,想宰一刀就宰一刀,而自李澤當政以來,商人們的地位,是呈直線上升的。而其中最為著名的代表就是金滿堂了,現今,金滿堂以一介商人,已經堂而皇之地成為了大唐水師學院的名譽院長。由他出資建立的大唐水師學院在大門口,赫然樹立起了他的雕象,光是這一點,不知羨煞了多少大商人,也不知有多少大商人,正憧憬著有朝一日,也能像金滿堂一樣永垂史冊。

而今天,李澤在講話之中,把他們與軍人,官員,工匠,農民,共同列為了開辟新大唐盛象的功臣,這對於向天下詔示了他們的政治地位,如何能不讓他們激動呢?

公孫長明仰頭看著台上侃侃而談的李澤,眼中閃現的卻是當年他在大青山莊園之中第一次見到的那個靈秀內蘊的小子,那個時候,自己認為此子必非池中之物,但一步步走到今天,卻是他也萬萬沒有想到的。

這一生,能輔佐這樣一個君主,當真是再無遺憾了。公孫長明不在乎什麽名垂青史,不在乎什麽名位權利,他在乎的,卻是這深愛著的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無憂無慮,不被外物所擾地活著。這也是當初他毅然遠赴邊疆,一呆十余年,輔佐張仲武抵禦契丹族入侵的目的所在。

只不過,外敵的是擋住了,內亂,他卻無能為力。本以為這一生最好的下場,就是找一處山清水秀的深山大澤卻自耕自讀自娛了結這一生,卻不想遇到了李澤這麽一個意外的人。

人生總是處處充滿意外。

人生卻又總是處處充滿驚喜。

如今,他心願已了。

南方雖然還有余毒未清,不過在公孫長明看來,那只不過是芥癬之疾,之所以現在不想去打他們,不是力不能及,而是同為唐人,李澤想用代價最小的方式,將南方收回囊中。

章回仰頭看著李澤。

雖然李澤沒有用他漚心瀝血寫出的那篇華彩的文章,但他不得不承認,這樣的通篇大白話的演講,的確要比他的駢四驪五的文章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