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輿論的力量(第2/2頁)

其三,軍隊其實是支持的。這件事情,與軍隊的關系不大,但因為李澤會支持這項動議,那麽軍隊必然會亦步亦趨。

實際上,開這件事先河的,正是李澤自己。靖安軍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謂靖安軍,實則上便是過去的地方武裝,只不過在前朝時期,他們被叫做縣兵、郡兵、府兵等等,由地方政府實際控制。

當朝廷強大的時候,這些地方武裝力量,當然便只是起到一個維持治安的作用,但當中樞無力的時候,這些地方武裝就很難說了。想想過去的那些節度使麾下的武裝力量,有相當部分,就是這樣的一些地方武裝發展而來的。

李澤將其整合,統編,然後成立了靖安軍。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從中樞到地方之上,實行了垂直管理,地方之上唯一有權任命的,就是縣一級的靖安軍指揮使,而到了州府一級,便需要由靖安軍的同意,到了行省一線,已經是屬於正式的高級軍官序列了。正是這一次的整合,使得朝廷將全國的所有軍權,統統都收回了,從而使得地方官員,再也無法涉足軍事力量。

只不過這一次的整改,是由於李澤牽頭,而且事情涉及到了更加敏感的軍事力量,所以基本上聽不到反對的聲音。一路順風順水地便完成了。

不過這一次的改革,觸及到了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他們要是不抗爭,那就奇怪了。

整體上來說,雙方的力量對比,還是可以稱之為旗鼓相當的。

李澤不準備插手。

哪怕他現在仍然有一言而決的能力。

只要他開口了,地方上的那些代表,有很多只怕立馬就會反水同意這一次的改革,但李澤並不準備這麽做。

他希望這些人能有自己的判斷力。

到底怎麽樣,是對這個國家更好的,他希望這些代表能做出自己選擇而不是盲目地跟隨,否則自己就白白地成立這樣一個代表大會了。

大唐周報這一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在連篇累犢地宣講著成立專門的水利部的好處。這便是控制輿論的好處了,從歷史之上的黃河之在,一直說到現在,治河治河,歷朝歷代都在治,為什麽一直沒有治好呢?為什麽每隔那麽幾年,總是有無數人為此而傾家蕩產呢?

看了這些發表在大唐周報之上的文章,有理有據,聲情並茂,讓李澤也不禁為之拍案叫絕,為徐想的這一動作而大加贊賞。

而根據內衛方面的情報來看,在這些文章公開發表之後,原本反對派占多數的山東、河南等地,已經開始漸漸反轉了,原因無他,就是去年這些地方,剛剛被黃河泛濫給整治得倒了大黴,老百姓們記憶猶新。

薛平創辦的長安周報,則更是毫無顧忌地撰文批判地方反對派們為了一己私利而罔顧國家大事。與受朝廷控制的大唐周報不同,長安周報的批評更另直接,更加犀利,這份報紙,本來就是一份以品評朝廷政策之優劣而聞名的。雖然創辦的時間很短,但在國內,名氣卻是極大。身為當朝議政,長安周報總編輯的薛平,是有名的挑皇帝刺兒的家夥,各地雖然被氣得怒火攻心,卻也對其無可奈何。

別看平常薛平對於徐想的很多政策大加鞭撻,但在這一件事情之上,他卻是大力支持徐想的,無他,薛平從根子上就是一個想要盡力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樞權力的人。

事情一步步的發展下來,徐想一派,慢慢地竟然是大占上風了。不得不說,輿論的力量,在這一次的爭論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李澤相信,經過這一次的交鋒之後,很多人一定會明白掌控輿論話語權的重要性,說不得下一步,各地的報紙之類的東西,便會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地瘋長。

李澤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情。

民可使,由之。

民不可使,知之。

這才是事情的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