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京極堂 7 觀測者創造過去(第2/2頁)

“如果連愛因斯坦都反對,那就是錯的吧。我就放心了。不僅是腦不信任,連自然科學也通用的這個世界本身也不信任,那就沒得依靠啦。”

“愛因斯坦博士並非否定,是不接受。這和他的美學相違悖,所以他也覺得困擾吧。總而言之,量子力學創造出懷疑笛卡兒以來理所當然的‘主體與客體可完全分離’的狀況,以至於發生了轉而一想又覺得有道理的‘觀測行為本身影響對象’的理論。因為正確的觀測結果,只能在不觀測的狀態時獲得。因此,量子力學所暗示的最終論點是,這個世界包含過去,是‘觀測者在觀測的時候,因往前追溯而創造出來的’。”

“喂喂,這算科學嗎?”

我產生了他在繼續剛才話題的錯覺。現在談的不正是認識論和宗教的話題嗎?

“是科學。我們的科學所了解的宇宙,正是為了配合我們生存而成立的。只要地球的背稍微接近太陽一點,咱們可就烤成黑炭嘍。月亮稍微靠後面一點,就會撞上地球,稍微離遠一點兒,又像要飛走似的。所以,現在的宇宙太過於完美了。”

“這有什麽辦法,事實如此。”

“直到觀測為止,只有或然率而已唷。但為什麽配合得這麽好,有一個理由,觀測者是人類。這個世界上,如果連一個人都沒有的話,地球的壽命到底有幾年,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到底多少?即使這些問題永遠不明,也沒什麽妨礙。我們的內在,由於受到語言這個符咒的影響而覺醒;外在的世界則因為科學的符咒而覺醒。如果人不存在,世界將很混亂。很諷刺地,科學的領域也一直在證明這個事實。”

京極堂有些疲倦似地嘆了一口氣。

“量子力學所顯示的結論是,將人類視為宇宙的一部分,或者宇宙是人類的一部分這個分歧點上。想來,在極微小的世界裏,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境界非常暖昧。”說完,他嘩啦地關上罐子的蓋子。

我想象著那個罐子裏的幹果變成白骨的樣子。

“量子力學什麽的,不是能夠超越科學之墻嗎?……”

“如果超越了那座墻,科學性將崩毀,那就不成其為科學了。觀測者本身不能信任,觀測的對象也不能信任,那就不能說是科學了。”

鈴——風鈴再度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