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第4/10頁)

哥哥假設記憶的原型就是物質的時間性質量。做為權宜之計,稱它為物質性記憶,不過它意味著時間的本身麽?

簡約來說,哥哥的主旨是:所謂記憶,就是物質的時間性經過。意思就是,過去普遍的刻畫在存在的本身吧。

那麽腦的職責所在,就是回溯原本不可逆的時間,將時間經過並列在平面上。並列在平面上,就代表能夠意識及認識。人通常會先認識到刻畫在自己肉體上的時間。換言之,短期的認識行為是現在進行式的“知覺”,而長期的認識行為,一般稱為“記憶”——就是這麽回事吧。

知覺幾乎都是由眼、耳、鼻等感受器官的物理變化所帶來。但是榎木津的視力極端衰弱。他自小視力就不好,在戰爭當中角膜又受了損傷。換句話說,榎木津投過眼睛帶來的信號十分微弱。在視覺的認識上,其他的訊號優於眼睛——因此榎木津看得見——是這樣的道理。

也就是像電視接收信號一樣,接收並認識到肉體以外所帶來的物質性時間經過。不過這與榎木津本人現在進行式的知覺認識同時並列在一起,所以就像電話混線的狀態一樣吧。

可是……盡管世上有許多人視力有障礙,卻幾乎都不會像榎木津那樣,看得見別人的記憶。雖然有時會看得見幻影,不過那也是自己的記憶所產生的幻影,與榎木津所產生的情況完全不同。

對於這個問題,哥哥回答說,那是由於損傷的部位以及先天因素所造成的。若非如此,天下應該早已大亂了。

不過……哥哥是個詭辯家。妹妹敦子也完全不懂哥哥的話究竟有幾分認真。而且它的前提——記憶的定義本身,就不是實證科學能夠掌握的範疇。哥哥所準備的框架大了一整圈。

——可是……

一件事並不是說無法做出科學性的說明,就不值得相信。

事實上,對於時間,有非常多的科學定義,但是都只說明了時間這個概念,對於時間究竟是什麽這個根本的問題,自然科學依然沒有任何成果。

所以如果想要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切確的說明榎木津的能力,就絕對會出現邏輯矛盾。就算不矛盾,也會變得荒誕無稽。那樣的話,敦子絕對不會信服的吧。

敦子是邏輯的奴仆,而不是科學的信徒。她之所以怎樣都無法打從心底相信靈魂和超自然,不是因為它們不科學,而是因為追根究底,它們不符合邏輯。無論多麽的脫離科學,只要有一個充滿邏輯一貫性的說明,敦子應該就會相信。

敦子就是這樣一個人。

所以敦子的哥哥才會考慮到敦子的這種性情,故意放到自然科學體系之外來說明吧。哥哥就是這種人。

——所以……

這種事或許無關緊要。

不管怎麽樣,榎木津確實看得見什麽。哥哥的意思是讓他先接受這個事實吧。

用不著拿出誇張的假說,顯而易見,人得視覺並非單靠眼球與視神經產生。例如說,電視機即使接收到的電波很微弱,只要能夠增強這些信號,就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鮮明畫面。如果說榎木津的腦以相同的特殊機能彌補了感受器官的損傷,或許也會摻進多余的東西——敦子這麽推測。

所謂現在,是稍早的過去。

人類將稍早的過去錯覺為“現在”來見聞。即使那稍早的過去變成遙遠的過去,也沒有什麽好不可思議的。而且人的身體原本就不能封閉,有著許多微小的縫隙,那麽他人的過去也有可能摻入其中——就連頭腦頑固的敦子也可以這麽接受。

——可是……

敦子無法具體想象榎木津看到的世界是什麽樣子。她光是想象,就覺得快要瘋了。不管那是別人的記憶還是什麽,看著眼前不存在的東西存活,究竟是什麽樣的狀況呢?敦子怎麽樣都無法想象那樣的人生。

敦子思考著。

如果采用剛才的假說,那麽榎木津所接收到的過去,可以說是無限的。那樣的話,資訊的取舍,應該是榎木津的腦在進行。

既然不屬於自己,應該不容易控制。榎木津是從數量驚人的混沌畫像中挑選了什麽……然後看吧。那當然不可能是意識性的工作。腦的機能位於意識的上位,自己的意識沒道理操縱的了自己的腦。另一方面,榎木津雖說視力不好,但也不是看不見的事實。換言之,榎木津的腦總是處理數倍於平常的資訊。

這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