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第2/11頁)

“精——不管是器物的精或動植物的精,大部分都以人形現身。例如說……對,池主(注:一般指棲息於池中、有靈力的古老動物,為該池子的主人。)現身於人前時,也都以人的形姿出現,直到被殺以後,才會變回鯽魚或嘉魚,現出真面目。器物也是,被消滅以後棋盤裂開,眾人才知道那是棋盤精,是這樣的構造。剛才舉例的《今昔》,裏面的〈東三條銅精成人形被掘出語〉不是這麽寫嗎:此後,人皆知物精亦如此化人形現身……”中禪寺突然念起古文,讓鳥口愣住了。

多多良皺起短小的眉毛回道:

“上面也寫道:此等物怪,化形種種事物現身,是吧?”回答也是古文。

“你說的是〈鬼現油瓶形殺人語〉吧?不過那句話的意思是說,怪物會以各種器物的形姿現身吧?和物化成妖怪不同。”“嗯?”

多多良把頭傾向另一側。

“相反嗎?”

“相反。不是器物化成妖怪,而是莫名其妙的東西化成器物。有物怪這樣一個詞匯出現,讓人覺得好像是在指器物的妖怪,但是不是的。說起來,物怪這個詞的解釋形形色色,要怎麽看都行,所以容易混亂,而且若是解釋為物品怪異之情狀,感覺就像是在指付喪神。不過在室町時代以前,說到物怪,指的都是怨靈帶來的災禍。”“啊……物怪這個字匯開始被用來指稱器物之怪,是在中世以後呢。”“是啊。這是怪異的解釋與再構築的結果。”“解體與再構築?”

“是的。只能夠默默承受人智不可企及的自然現象——包括天變地異的自然之理時,怪異不可能是怪異。如果只能夠垂著頭畏懼崇敬,那會成為信仰;但縱然那是一種威脅,也不是怪異,試圖人為操縱這些人智不可企及的事物——重新構築世界之後,才會誕生出禦靈信仰這樣的東西。”“你是說,怨靈……是認識世界的方法?”“會發生旱災,是因為某某作祟,之所以降雨,是因為某某聖人的法力所致——這種理解方式,完全是對原本只是單純存在的世界賦予意義,為它的存在附加理由的行為。”“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例如說……打雷很恐怖,因為天會轟隆轟隆響個不停,還有閃電劈過,非常駭人,大樹還會被擊倒,引發火災,再恐怖也不過了。而且也會帶來無法抗拒的災害。雷在古時候稱為神鳴。不過只說是神,太過於模糊,還是令人不安。於是人便賦予自然現象一個人格——雷神,向他祈禱。但是人畢竟無法忖度神明的意志,於是再為打雷的現象附加一個更容易理解的理由,例如這是菅原道真在發怒……”“咦?那麽因為害怕怨靈而加以祭祀,來安撫怨靈的怒意,是……”“其實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想法。”中禪寺說。

“怨靈之所以可怕,是因為怨靈會造成危害吧?如果不會造成危害,就不可怕了。所謂危害,是包括天變地異在內的各種災厄。人所害怕的是禍害,而怨靈只是追溯禍害的原因,事後附加上去的理由罷了。”多多良“唔唔”地呻吟。

“先有……禍害嗎?”

“是啊,多多良。雨會下的時候就是會下。不管人們怨恨還是哭泣,天也不會因此下雨。無論信仰上說法如何,也沒有人的意志使天下雨的道理。先是下雨,眾人感到困擾,但因為不明白理由,無法阻止雨下,於是安上一個人人都能夠瞭解的理由,再依據這個理由努力除去原因——進行祭祀。不久後,雨停了——這和驅魔的機制是相同的。”“雨、雨會停嗎?”

鳥口問道。聽著中禪寺的話,他漸漸覺得雨真的會停。中禪寺答道:“如果雨不停,就是作祟太強,再繼續祈禱。”多多良似乎瞭解了。

“原來如此。有人發瘋,不明白為什麽,於是咒術者安上一個理由,然後除去它的原因——這是驅魔的形式呢。”“對……更進一步說,這場禍害是因為那個人的怨念造成的——這種本末倒置的想法變成眾人的共同認識,在這樣的過程中,隱藏著人的意志甚至能夠支配自然的狂妄想法。敬畏禦靈的心情,其實是想要支配自然的心情的另一面。”“原來如此。可是中禪寺,你所說的妖怪的解體與再構築,我還不是很懂。”“不太容易懂吧。”中禪寺說。“所以說……就是本末倒置的逆轉發生之處……”“逆轉發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