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飛來橫禍(第2/4頁)

“你的處境的確很為難。不過,眼下社會上這種事也不算少。最關鍵的問題是,你是否真的愛她?一方面你說自己愛她,一方面你又說自己沒信心和她共同走完人生路,沒錯吧?這意味著,你對自己的愛沒有信心。沒錯,戀愛期間、新婚初期的愛,在以後的夫妻生活中的確會發生變化,咱們就稱它‘變質’吧,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許多人當初深信不疑的愛,其實是‘性愛’,是好奇心驅使的愛。

“去向她本人確認那是不是事實,這種做法我不贊成。不要以為,夫妻中某一方的隱私只要雙方分擔,當事人心裏的痛苦就會減輕一半,這樣做只會加重痛苦。越是愛對方,越需要把它藏在心裏。告訴對方,只會起到使雙方傷心更痛的作用。這是因為,男女之愛,本來就是自私的。把自己愧對對方的過失告訴對方,有時的確可以減輕自己的痛苦,但是,這只是把自己的痛苦強加給了對方而已。

“你的處境,角度正好和我說的相反。要是問了她,說不定她會離你而去的。你能失去她嗎?這才是問題的核心——與其去問她,不如先問問自己對她的愛有多深。我是這麽看的。”

這是電視節目“知心話”中的一段對話。先由節目主持人朗讀一封“我的煩惱”的觀眾來信,然後由客座佳賓——一位女作家侃侃而談地作了回答。

兩眼一直心不在焉地在電視畫面上晃著的貴和子看到這兒,突然睜大了眼睛,情不自禁地叫出聲來,

“她,她,就是她!”

這時畫面上出現的,是女作家那充滿智慧的臉的特寫鏡頭。她就是前幾天在地鐵站階梯上和貴和子相撞的那個戴太陽鏡的女人。

“原來是夏目弓子,怪不得好面熟呢!”貴和子點了點頭。夏目弓子是眼下文壇上如日中天的女作家,她的成名作是《早春記》。該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女人由女孩到春心萌動的少女最後成長為成熟女性的整個過程中身心蛻變的軌跡。她的描寫,簡直精細到了就像把女人的心跡放到顯微鏡頭下的玻璃樣片上去觀察的地步。該作品獲女作家新人獎後,夏目一躍成了新聞媒體的寵兒。一度成為文藝界新潮詞的“樣片小說”一詞,就是這樣流行開的。

最近一段時間,夏目在廣播、電視中頻頻出現,主持了大量有關社會現象剖析、人生道路思考的節目。對一個時下如此走紅的女人,那天貴和子竟然沒認出來,這是因為當時夏目不僅戴了太陽鏡,甚至連發型、化妝都和平日不一樣的緣故,說白了,是因為那天她化了裝。

一旦清楚了戴太陽鏡的女人是誰,貴和子心中的疑團就更大了。夏目弓子她為什麽要化裝呢?其中的原因一定和那天發生的醉漢落軌事件有關!

去告警察吧,他們肯定不屑一顧。說戴太陽鏡的女人是夏目弓子,這只是我自己擦身而過時得到了印象,找不到任何證據。憑這點靠不住的印象就把一個名人說成是犯罪嫌疑人,這事萬萬做不得。

“行啦,反正這事和我也沒關系!”想到這兒,貴和子甩了甩頭,打算把這事扔到腦後去。

2

“我最近很苦惱。一月二十五號夜裏十一點半前後,在我身邊發生了這麽一件事。當時,我在地鐵銀座站。聽動靜,好像電車要來了,於是我就慌慌張張地往站台趕。不料下階梯時和一個往上跑的女士撞到了一起。她戴的太陽鏡也掉到梯坎上摔破了。我看了她一眼,不料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我最仰慕的作家,是先生您!可是先生連看都沒看我一眼,就這麽急匆匆地上樓跑開了。

“先生是名人,眼裏是不會有我這麽一個小小的讀者的。更何況,先生您還不知道我是不是您的讀者呢!這也難怪。不過,我覺得奇怪,先生當時為什麽那麽急呢!我下到站台一看,那兒炸開了鍋,原來是有人從站台上掉進鐵軌,正好遇上剛進站的電車,被軋死了。我想,原來先生是看到發生的事故被嚇跑的。可是仔細一想,又覺得先生跑開的時間似乎太早了點。

“從我們相撞的地點和那人被軋死的時間看,無論怎麽說先生跑開的時間都發生在那人被軋死之前。事故還沒有發生,可先生為什麽要跑開呢?我真懷疑,那人說不定就是先生您推下去的。

“我馬上又責備自己,不該這樣懷疑自己尊敬的先生。可是越是想把這事捂在心裏,疑團卻越大。您說,我是不是該下決心去報警?僅僅憑自己的推測就讓先生蒙受這樣的嫌疑,這樣下去怎麽行?或許您會認為,我這點苦惱根本就不值一提,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一件大事。請指點迷津。”

看著自己寫好的這封求教信,貴和子撲哧一聲笑了。連她自己都覺得,這是吃飽了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