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延長的奇跡(第2/5頁)

“也許是這裏面的一個。他們都是亮長的嫡傳,風格頗似。”

在60名會員當中,自己開店賣作品的有五六人,其他的都是自己在家做,然後送到批發店或東京、關西等地出售。

青柳拿著青蛙作者的名單來到高山警署,高山警署一位叫藤井的接待了他。

“一路辛苦了。6月初,東京玉川警署為高山紫杉雕的事兒也派人來過。”

“玉川警署的……”玉川警署的永井和青柳是老熟人,他現在正負責調查町野公一的被撞致死案。

“那個人是不是叫永井?”

“你認識他嗎?是叫永井。他好像是為調查一個紫杉雕葫蘆的事兒來的。那個葫蘆是在大新町一個叫八幡洞的一刀雕小店買的。據說在那兒買的東西掉在了現場。”

“八幡洞……”這個名字在觀光課職員列的名單裏有它!永井辦的案子是町野公一被撞致死案。這麽說來,兩個不同的案子在這兒相交了。青柳為這意外的發現吃了一驚。

雖然青蛙的作者不一定就在八幡洞,但青柳還是決定從永井曾經調查過的八幡洞入手。在觀光課職員開列的作者名單中,“有店的”除了八幡洞外只有一個人。

如果青蛙是遊客作為紀念品買的,最有可能是在店裏買的。八幡洞的概率最大。

八幡洞在市內開了兩家店,一家位於櫻山八幡宮的參拜道(日本參拜神社、廟宇的道路。——譯者注)上,另一家在大新町日下部民藝館的對面。永井去的大概是大新町的那家。

藤井打算從警署派一輛車送青柳去。

“不啦,第一次來,正好順路參觀參觀。”青柳謝絕了藤井的好意離開了高山警署。

現在是高山秋天的旅遊旺季已過,年底年初的節日還沒有到,到處都顯得冷冷清清。然而還是可以看到為避開高峰而來高山旅遊的零散遊客。

高山警署緊靠高山法院,在高山站北面,周圍萬籟俱寂,沒有一點兒生氣。

沿著藤井指給的路往北渡過宮川,這時才終於有了到達高山的感覺。他走過一座叫彌生橋的小橋,沿著一條從宮川分出來的叫江名子川的小河再往前走了一會兒,左邊有一座橋,過了橋就看見日下部家了。日下部家對面是一大排賣當地紀念品的小店,八幡洞就是其中的一家。

店裏沒有客人,一位店主模樣的人正在店裏幹活,好像是在刻一刀雕。

店內陳列著各種面具和其它的一刀雕作品。店主一邊幹著活一邊擡起頭說了一句“請進!”大概是把青柳當成了遊客。

青柳一邊看著店內的擺設,一邊慢慢地走近店主。

“師傅,有件事想打聽一下。”

店主停下手中的活,打量著青柳,也許這才知道青柳不是遊客。

青柳拿出那個青蛙。

“這是您這兒做的嗎?”

店主放下工具接過青蛙,凝視了半天,然後說:“是我雕的。”

“你還記得是誰買走的嗎?”

店主上下打量著青柳,好像在問你怎麽問這個問題。

“啊,這是我的名片。我們正在調查一個案子,為了獲得一些情況作參考,想了解這個青蛙的買主。”青柳掏出名片遞了過去。店主看了一眼名片改變了表情。

“這是我4月初做的。”店主想了想說道。

“還記得是誰買的嗎?”

“是個男的,好像是個遊客。”

“你看看是不是照片上這個人?”青柳拿出今井的照片。

“不是,不是這個人。”店主肯定地搖了搖頭。

“他是一個人來的嗎?”

“還有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小姐。”

“喔,還帶著一個女的!”

“那個女的看到擺設的青蛙特別喜歡,讓那個男的給她買。那個男的就訂了一個。”

店主說著向店內擺陳列品的地方指了指。那裏有葫蘆、木屐、印盒、木匙等,青柳一下子就看到了也有這種小巧的青蛙。

既然是女的提出要買的,青蛙很可能後來到了這個女人的手裏,那麽,這個女人也有作案的可能。找到線索了,青柳的眼前突然一亮。

“青蛙是當場做的嗎?”

“不,這種工藝品很費工,當場做不出來,所以他們又來了一趟。”

“讓他們留下姓名和地址了嗎?”

“如果需要郵寄,一般都讓客人留下地址。可當時客人說自己來取,所以就沒問。”店主的話就像一瓢涼水把青柳剛剛燃起的希望撲滅了。

“青蛙的活兒多嗎?”青柳仍然抱著希望問道。活如果太多,也許會記錯。

“青蛙的活兒一般不接,一年充其量也就三、四個。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做了,想再做起來。”

“雕這樣的青蛙大概需要幾個小時?”

“那要看那天的情況,有時也可能一天都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