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天子見到祁太傅一臉驚訝,還以為這個名喚由余之人,又是祁太傅的老相識,畢竟祁太傅的老相識實在太多了,之前就有一個公子萬,心心念念的愛慕祁太傅,因此天子見到祁太傅的老相識,都格外的忌憚。

祁律眼皮一跳,只覺得天子的眼神相當有深意。

這個由余,並非是祁律的老相識,祁律壓根兒不認識由余。祁律並非真正的“原主”,也不是古人,哪裏認識那麽多老相識去?

祁律今日是第一次見到由余,而且對方騎在高頭大馬之上,隔著滾滾的黃沙,只能看到一個大體的模樣,根本看不真切,說什麽第一次見也勉勉強強,頂多是見過半面。

但祁律聽到由余的大名,一副很是吃驚的模樣,不為別的,這個由余,可是春秋時期大名鼎鼎的人才!

或許有很多人都在問,秦國在春秋時期,明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三線國家,到了戰國早期,秦國也不算什麽種子選手,為什麽到了最後,秦國會並吞六國,統一天下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持續發展。如今強大到不可一世無人比肩的鄭國,在鄭伯寤生去世之後簡直便是墻倒眾人推,諸侯日常就是“吃飯睡覺打鄭國”;不久的將來將要稱霸春秋的齊國也是如此,在春秋首霸齊桓公去世之後,兒子哄搶國君之位,國家動蕩,最後姜齊更是被田姓取代,變成了田齊國;南方稱霸不服管教的楚國也是起起落落,沉沉浮浮。可以說只有秦國,一直在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持續上坡。

秦國發展的前期,因為周平王的許諾,只要秦國可以從戎狄人手中奪回大周的領土,那麽領土自動歸順秦國。所以前期的秦國一直在專心對外,對抗西面的戎人和北面的狄人。也因著秦國專心對外,又被中原人視為“不入流的野蠻人”,放松了對秦國的警惕,秦國隨即迅速壯大崛起。

而在這秦國崛起的前四百年間,出現了一個不可一世的大才,成就了秦國稱霸戎人十二國的偉業,戎人於秦,聞風喪膽,盡數臣服,這個不可一世的大才便是由余!

由余的一生可謂充滿傳奇色彩。由余乃是周人後代,祖上晉國人,因著翼城與曲沃這些年的不斷征戰,因此由余一家在動蕩中背井離鄉,後來由余被迫逃進了戎地,成為了一名戎人的大夫。

因著由余本是周人,十分了解周人的文化,後來西戎綿諸王便派遣由余作為使臣,出使秦國。當時的秦朝乃是秦穆公執政,一眼便相中了由余,綿諸王認為由余熟悉周人文化,所以讓由余出使對綿諸有利,而秦穆公認為由余常年生活在戎地,因此了解戎人內部,如果可以拉攏由余,對秦國征討戎人亦十分有利。

秦穆公對由余拋出了橄欖枝,只可惜因著當年動蕩的緣故,由余逃竄到戎地,戎人對由余有收留之恩,所以由余不肯歸順秦穆公。

當時秦穆公的內史大夫便給秦穆公出了一個主意,用計策分裂由余與綿諸王,讓綿諸王猜忌由余。秦穆公一方面拖延由余返回綿諸的時間,一方面給綿諸王送去美女財幣,綿諸王沉迷於美色和金錢,由余被扣留整整一年才回歸綿諸,綿諸王見到了由余卻質問由余為何遲遲不歸,猜測由余可能是“樂不思蜀”。

從那之後,綿諸王便怎麽看由余怎麽不順眼,覺得他去了一次秦國,便被周人同化了去,事事提防,不聽由余的勸諫。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由余心灰意冷,離開了戎地,主動投奔秦國。

秦國收斂了由余這個大才,立刻重用由余,由余只用了一年時間,火速出兵,向外征討,兵貴神速的打壓了戎人的氣焰,當時包括義渠在內的強大戎人,全都向秦國俯首稱臣,不敢造次,秦穆公一口氣收服了戎人十二國,躋身成為春秋霸主。

可以說,如果沒有由余征討戎人,收服戎人十二國的壯舉,秦國也不可能如此平穩而迅速的壯大起來,所以在秦國的前四百年間,由余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祁律聽到“由余”二字的時候,十足的震驚,如果此“由余”真的是比“由余”,那麽如果能把由余收攬過來,豈不是賺發了?

祁律來不及理會天子的“質問”,立刻對那些百姓說:“這個由余,可是周人?”

百姓一聽,簡直是怨聲載道,說:“正是啊!他就是個周人,竟投奔了山戎,這種叛國賊,不得好死啊!”

祁律有所疑惑,不敢肯定這個由余到底是不是歷史上的由余,其實有一個原因,雖然都是戎人,但是西戎和山戎是不一樣的存在,山戎人在北面,西戎人顧名思義在西面。

按理來說,由余應該在綿諸供職,綿諸在西面,距離這裏很遠,而山戎才是侵犯中原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