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4頁)

進門就是院子,入江被領進左邊的房子。

從那裏隔著院子可以看到對面的房間。大概是農村裏的房子都是開放性的,房門都沒有關。對面房子裏有許多人。老人曾經說過今天有廟會,這些人大概是來參加廟會的。

入江被領進的房間,在他進來之前好象有人待過,顯得十分零亂。

“請您稍微等一會兒,我馬上叫人送茶來。”老人說後就走進裏屋去了。

老人剛走,就進來一個十五六歲圓臉的姑娘。她說:“對不起,我把這裏收拾一下。”

當他們眼光碰在一起時,入江感到姑娘的眼中含有敵意。

她把亂放在屋角桌子上的紙條歸攏在一起。

入江無意地朝那裏瞅了一眼,偶然看到剛才貼在柳樹上的那張“最後勝利不待龜蔔" 的標語。這樣的標語條很多,大約有一百多張。

“喂,這麽多呀!”

入江站起來,注意地看了看。

其中還有寫著其他口號的標語。如" 誓以鐵血收復失地“、" 徹底抗戰,驅除倭寇”等。

這些都是宣傳抗日的標語。有的紙角撕破了,或者粘著變了色的漿糊,大概都是象剛才那樣從什麽地方揭下來的。

姑娘沒有搭理入江,急急忙忙地收拾著。看來好象有點故意這麽做。

“這些標語怎麽辦呀?”入江問道。

“賣!”姑娘停下毛轉身朝著入江,氣沖沖地回答說。

“賣?賣給誰?”

姑娘沒有答話。

“賣給日本軍?”

姑娘沒有言語,搖了搖頭。

“南京方面的人?”入江覺得有點羅嗦,但還是問了一問。

所謂南京方面的人,是泛指跟日本合作的中國人。

對這次問話,姑娘明確地回答說:“對,賣給南京來的謝世育。”

“從南京到這兒來收買?勁頭真大。”

“他在這兒,住在玉嶺。”姑娘噘著嘴巴說。

看來她對張貼宣傳抗日標語並借此而獲得報酬,顯然感到不滿。

她還年輕,好象還不懂得在日本人的面前掩飾這種感情;也可能是明知對方是日本人,故意用這些帶刺兒的話來回答。如果真是這樣,那她真是個勇敢的姑娘。

“那末,全部能賣多少錢呀?”

“不知道。”姑娘繃著面孔,把下顎往上一擡。

“這是一樁好買賣吧,一個本錢也不要嘛。”入江想開點玩笑。

“不!不賺錢!”姑娘生氣地回答說。

“為什麽?”

“忠救軍來要錢。”姑娘這麽說後,報起那捆歸攏在一起的標語,小跑著走出了房間。

“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呀!……”生活在動亂地區的人們的痛苦,入江也是了解的。

在日軍占領地區,居民如果不表示恭順,不做出願意協助的樣子,自身就會危險。一旦貼出了宣傳抗日的標語,如果不把它揭掉,村長等人就要受到嚴厲的叱責。

可是這裏是忠義救國軍和遊擊隊部滲透進來的地方,如果揭下標語,又會受到報復。

真是進退兩難。

因此,大概是在進行一種交易。——你們貼的標語,我們如果不把它揭下來,就會受到叱責。這一點請求給予諒解。不過…… 於是送上了金錢。

實際上從謝世育這個汪政權派來的人那兒可能多少也得到一些報酬,但這家主人送給忠救軍的錢比這要多得多。

入江的心情暗淡起來。

不一會兒,一個上了年紀的女用人把茶送了進來。

“剛才那位姑娘是……”入江問道。

“啊?噢,她是我們太大的侄女兒……" 女用人膽怯地回答說。

“是嗎。她也幫著家裏做活兒嗎?”

“不,不,她上學念書。”

“是個有趣的姑娘,我想跟她說兩句話。”

“是,是。我去叫她。”

“不,不要勉強。”入江後悔自己考慮不周。

他在北京就已經感覺到,當時日本人一說什麽,中國人往往立即把它當作絕對命令看待。

盡管說了不要勉強,女用人還是急急忙忙地走了。大概是叫那位姑娘去了。

入江喝過茶,正在抽煙,這時主人進來了。

“招待不周,請多原諒。因為今天是節日,來了很多客人。……請喝茶。要不要再沏點茶?”老人滿面笑容,不斷地點頭行禮。

在他的笑臉和殷勤的態度的背後,不知道隱藏著什麽。

日本人在談論中國人暗往往說中國人有表裏兩面,光從表面看不出他們的真心;認為對中國人要提高警惕。入江從各種人的口中聽到過這一類的話。可是,以征服者的姿態來對待別人的人,誰又能對他坦懷相見呢?

“夠了。謝謝您的款待。我這就要走了。”入江說。

“再多待一會兒吧。……到玉嶺之後,請代我向三宅大人問好。我曾經受過他很多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