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物遂生(第2/16頁)

石中立狐疑道:“我說你們幾個不好好讀書、準備科考,管崔良中這档子閑事幹嘛?”文彥博忙解釋道:“學生們之前關注此案,是因為事涉曹家,曹教授是我等座師,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石中立道:“那麽現在崔良中已經親口說了跟曹豐無關,你們可以不必多操心了。要老夫說,實在因為這崔良中壞事做得太多,是老天爺讓他中了這個什麽奇毒。”

包拯道:“不對。”他一直默不吭聲,忽而來這麽一句,大家均覺得奇怪。

石中立道:“什麽不對?”包拯道:“老天爺可能會打雷劈人,但絕對不會令人中毒。”

眾人聞言一齊笑了起來。包令儀知道石中立性情古怪,生怕他難堪,忙道:“拯兒,你先進去見你娘,她有話要對你說。”

包拯應了一聲,行禮告退,來到內堂拜見母親,問道:“寇夫人呢?”包母張靈道:“寇夫人在海上、水上漂泊了兩個多月,又是弱質女流,一路勞頓,我讓小遊送她早去歇息了。拯兒,來,坐下,為娘有話對你說。”包拯道:“是。”緊挨著母親往臥榻上坐了,心中有所預感,莫名緊張起來。

包母道:“你是個好孩子,為娘知道你對婉兒用情很深,但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終究還是要往前看的。”她嘆了口氣,頗為早逝的親侄女兼媳婦張婉惋惜,又道:“你父親同我商議過了,決定為你再定一門親事。董浩董公的女兒董平知書識禮,溫婉賢達,剛好比你小兩歲,堪稱良配。董公也早早相中了你,有意將愛女嫁給你,你可願意?”

包拯胸口“突突”直跳。他心中其實很明白,這一次,他不可能再逃避婚事。他也聽過董平的芳名,知道對方是個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但不知道為什麽,他心中總有那麽一點兒不情願的感覺。但他無法當面拒絕母親,只低頭不語。

包母其實知道兒子的真實心意,卻佯作不察,笑道:“你既不吭聲,那麽為娘就當你默認了。再過幾日,就讓你父親派人請媒人來,選個日子替你們雙方互換草帖,再定下帖子。你若實在不放心,可以親自去過眼。實在不滿意的話,就送些禮物與董平小娘子壓驚,也就算了。”

草帖就是寫下議親雙方男女的生辰八字,看是否吉利、是否相克,彼此滿意後,再寫一個更細的帖,叫“定帖”,上面寫著各自曾祖、祖父、父親三代名諱、職業,議親的是第幾位子女、父母在不在堂、家有多少財資、主婚的是哪位尊長等。定帖後是相媳婦,通常是選一個環境幽雅之地如酒樓、園林等,請女方過來,由男方親人或媒人來相看女方,也有男子親自來看的,喚作“過眼”。如果新人中意,男方即以金釵插於冠鬢中,叫“插釵”;倘若不如意,即送二匹彩緞,美其名曰“壓驚”。

包拯只是默不作聲。包母便道:“你既沒有意見,就先去吧,將預備定親的好消息告訴你的同伴去。”

包拯行了個禮,退了出來,卻不願意再去前堂。他心中有些茫然,不知不覺間,便徘徊到張小遊的房前。

忽聽見背後張小遊的聲音道:“你是在找我麽?”包拯嚇了一跳,道:“嗯,這個……”

張小遊笑道:“是不是祖姑姑突然給你定了親事,嚇壞了你?”包拯“啊”了一聲,道:“你……你都知道了?”

張小遊道:“我早知道了啊。昨晚姑姑托夢給我,說祖姑父已經為你定了下一樁好婚事,她很替你高興。當然了,你如果娶位新夫人,我也很開心。當年姑姑托夢給我,要我發誓一生一世好好照顧你,我答應了她。你如果娶位新夫人,我的擔子就卸下了,總算有人來替我照顧你。怎麽,你不高興麽?”

包拯愈發意興闌珊起來,沉默了一會兒後,用一種他自己也不能理解的懶洋洋的腔調答道:“嗯,還好啦。你先去安頓祖姑姑吧。”轉身往前院而來。

卻見石中立正扯著沈周站在甬道上喋喋私語,亦是在談婚論嫁。

石中立道:“你這小子我最賞識,別人都是拆字述平生之志,唯獨你一張口稱‘春日三人行’,淡泊名利,很合老夫的心思。所以老夫勸說許仲容許公將愛女許願許配給你,如何?”沈周紅著臉道:“石翰林和許公青眼有加,晚生實在三生有幸。只是婚姻大事非同小可,自當由父母做主。”

石中立道:“哎,我又不是不認得你父親沈英。只要你點個頭,過幾天我回去東京,就將定親的事告訴沈公,他早盼著抱孫子了,決計不會反對的。”沈周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只得囁嚅道:“全憑石學士做主。”

石中立道:“那好,這事就這麽定了。”樂滋滋地進來廳堂,朝許仲容點點頭,示意沈周已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