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4頁)

“可以繼續追查。”赫爾克裏·波洛說。

哥比先生舔了舔手指,把記事本翻到另一頁。

“邁克爾·沙恩。他事業心很重,對自己的期待超乎人們的預料。一心想成名,想一夜之間變得家喻戶曉。很喜歡錢,出手也非常闊綽。對女人很有吸引力,她們總是緊隨他左右。他自己也樂在其中——但事業還是第一位的,可以這麽說。他勾搭上了之前出演的一部戲中的女主角,索雷爾·丹頓。他當時只是出演一個小配角,但表現非常出彩。丹頓小姐的丈夫不喜歡他。邁克爾的妻子不知道他和丹頓小姐的事,她似乎什麽都知道的不多。在我看來,她並不像個做演員的料子,但相貌可人,而且深愛她的丈夫。有謠言說,不久前他們夫婦瀕臨破產,但理查德·阿伯內西一死,危機似乎就解除了。”

為了強調最後一句話,哥比先生對著一個沙發靠墊使勁兒點頭。

“案發當天,沙恩先生說他和羅森海姆先生一起與奧斯卡·李維斯先生洽談購買劇目的事情。但他並沒有和他們見面,而是給他們打電話道歉,說他實在沒辦法赴約。實際上,他去了埃莫拉杜租車公司,租了一輛車,沒有請司機。當天傍晚六點左右還了車。照裏程數來看,大致和到利契特聖瑪麗來回的路程相符。不過利契特聖瑪麗方面還沒有證實此事。當天那裏似乎並沒有人見到陌生車輛進出。但附近一英裏左右有許多可以停車且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在距離別墅那條小巷子幾百碼的地方有一個廢棄的采石場就可以停車。周圍有三個步行可及的集鎮,車可以停在路邊,警察也不會詢問。大概就是這樣,我們也會進一步追查沙恩先生。”

“那當然。”

“再來是沙恩夫人。”哥比先生摸了摸鼻子,對著自己左手的袖口談論起沙恩夫人,“她說她當時在逛街,只是單純地逛街……”哥比先生擡頭望向天花板,“逛街的女人——都非常瘋狂,她們的確如此。她前一天剛得知自己發了一筆橫財,按道理說,買起東西應該肆無忌憚才對。她有一兩張借記卡,不過透支過多,被人催著還款,所以沒有再用過。她那天的確是四處閑逛,試衣服,看珠寶,討價還價之類的——但竟然什麽都沒買!她非常容易接近——我必須得說。我找了一位對舞台劇十分了解的女士去套她的話。那位女士在餐廳裏她的座位邊停下,以戲劇界人士的口吻說:‘親愛的,自從《暗度陳倉》那部戲後,我就再沒見過你,你在裏面實在太出色了!你最近見過休伯特嗎?’他是那出戲的制作人,而沙恩夫人在裏面演得爛極了——但只有這麽說才能和她接近。她們倆立刻聊起戲劇來,而我的這個姑娘稍稍露了幾手,緊接著她說:‘我記得我好像在某某地方看見你了。’姑娘說出案發當天的日期——大部分女士都會買賬,回答:‘哦,沒有,我當時在——’無論她當時在做什麽。但沙恩夫人是個例外,她只是茫然地回答:‘哦,或許吧。’對待這種女人你能有什麽辦法?”哥比先生對著暖氣片使勁兒搖頭。

“一點兒辦法都沒有,”赫爾克裏·波洛很有感觸,“我難道沒有吃過這種虧嗎?我永遠都不會忘了埃奇韋爾男爵被謀殺的那個案子。我幾乎被打敗了——沒錯,我,赫爾克裏·波洛——被一個空洞頭腦想出的簡單騙術打敗。思維單純的人常常會用最簡單的方式作案,還能逍遙法外。但願這次的兇手——如果真的有兇手的話——是個聰明絕頂、自視甚高的人,過度自滿,犯下一些欲蓋彌彰的錯誤。總之——請繼續說。”

哥比先生再一次翻閱筆記本。

“班克斯夫婦——說他們一整天都待在家。然而,班克斯太太她並不在家!她去了車庫,把車子開出去,大概一點左右離開,去了什麽地方不清楚。大約五點左右回來。無從得知她跑了多少裏程,因為她每天都把裏程表清零,這麽做並不犯法。

“至於班克斯先生,我們發現了些很有趣的信息。首先我得說明,我們並不知道案發當天他在做什麽。他沒去上班。好像因為葬禮請了好幾天的假。後來他直接放棄了那份工作——一點兒也沒為公司考慮,那是家很不錯的藥店,規模很大。他們也不是很中意班克斯。好像是因為他脾氣古怪,容易沖動。

“嗯,正如我剛才說的,我們並沒有查出蘭斯科內特夫人被殺當天他的行蹤。他沒有和妻子在一起,有可能一整天都待在家裏。他們住的那幢公寓樓沒有門房,所以查不到住客的出入記錄。不過他的背景很有意思。直到大約四個月前——就在他遇見他妻子之前,他一直在一家精神病院,不過沒有確診——醫生只說是精神崩潰。好像是因為他在調配藥劑的時候弄錯了劑量——他當時在梅菲兒公司——那個女人吃了藥後還是痊愈了,公司也傾盡全力道歉,所以沒有提出訴訟。畢竟,這種偶然的錯誤很難避免,而大部分寬容的人都會原諒這個一時疏忽的年輕人——換句話說,只要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都可以原諒。公司並沒有開除他,但他主動辭職了——說他受了刺激。後來,他的精神狀況好像越來越差,告訴醫生說自己被罪惡感折磨——說他當時是故意配錯的——那個女人走進藥方室,態度非常惡劣,盛氣淩人,抱怨他之前的處方很差勁兒——他因此非常氣憤,故意加了一些不足以致命的藥之類的。他說:‘她竟敢這麽對我說話,一定要得到應有的懲罰!’然後哭了起來,說自己太邪惡了,根本不配活下去。醫生說這叫作——‘受罰情結’什麽的——不相信他是有意為之,只是不小心,是他單方面放大了事情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