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分身 三十三、John給我打來電話(第2/3頁)



“哦,”因為他並沒把畫本給我,我只能憑著記憶來回想了,“那拳頭的拇指位置很奇怪,它想要牢牢控制局面,更好地把握局勢,以至於自己都有些扭曲了。它抓著一條繩子,繩子好像並沒有什麽區別,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我不知道那是什麽。”

“至少說對了一點,挺好,你不覺得很像你嗎?”

“這……”我啞然失笑。

“讓我們把話說得更明確一點吧!比起了解自己,我更了解你。在你過於自負的表現背後,潛藏著深刻的自卑,你的自卑從哪兒來?我猜你有一個苛刻的父親,最可怕的是,他不僅僅只有苛刻而已。他的能力很強,幾乎像天空那樣把你給遮罩起來,你甚至需要在他的陰影之下掙紮求生。”John和簡心藍的觀點不謀而合,當然他的表達更直白也更殘酷,“你的手想要抓住很多東西來證明你其實並不自卑,不過明眼人會通過你的表現輕易地看穿你,是不是這樣?你那個女人叫楊潔吧,你有沒有想去治療她的老公李詠霖呢?”醫院裏果然沒有秘密,他連這些都知道了,“你和我都很清楚,李詠霖可能更需要幫助,但我恐怕你還沒有開口,為什麽呢?”

他停頓了一下:“因為你有點心虛。李詠霖是個善於觀察的人,歲數也在你之上,加上他的頭腦,恐怕他能輕易地看穿你心虛的本質。我這麽說,你還不服氣吧?那好,我給你舉個例子!”John多慮了,我早就心服口服。

“你和人交流存在一個毛病。那就是只要你從別人的口氣中聽出哪怕一丁點質疑,哪怕對方還都沒意識過來,你馬上會開始解釋。你很善交談,所以這解釋可能天花亂墜,極具說服力。但是這行為本身,還是暴露出你其實不那麽斷定的本質。每說一遍,你就在自己的心裏和對方的心裏,各自強化一遍。你的眼神交流會變多,讓人誤以為你對他的關注加大,其實你只不過是尋求一種踏實的感覺罷了。你的真實性格應該是冷冰冰的吧。一直以來,在自卑的驅動下,你比別人做得更好,也更盡心。但你要控制的東西太多了,有時候也沒那個必要。所以在繩子的旁邊,還衍生出一條黑乎乎的蛇形曲線來,你注意到它還有個分岔了嗎?呵呵,那可不是頭發的分岔喲!”

John開始怪笑,真讓我懷疑他到底是通過什麽手段取得護士信任,並拿到我的手機號碼的。

“你得放下這些瑣事朋友,用心去聽,而不是總用腦子去想。當然,你的腦子還算不錯,至少不會太讓我失望。”

他說著說著,戛然而止。我知道他想要表達的東西,告一段落。

“John,為什麽要對我說這些?”

“為什麽?呵呵,”他又開始怪笑。

“為什麽,你自己去想吧。”

“用不著想什麽,你說要用心去聽。聽的結果是,你一邊說我,一邊也在說你自己。”

他沉默了一小會:“呃,有道理,你怎麽猜到的。”

“用不著猜,那畫本從前到後,畫了許多東西。看看側面翻頁的程度就能知道了。這幅畫位於中間,顯然不是你今天才為我畫的。只不過你發現,這幅畫也能很好地反映我的問題,而對於你自己的那部分,你覺得似曾相識,所以像是照鏡子。為了讓我能夠治好你,你得先治好患病較輕的我。”

“呵呵,好學生,你學得很快呢!”John的笑聲說不出是得意還是嘲諷,“至少你的基本功很紮實,你知道心理醫生不能照鏡子!”

“照鏡子”是我們對心理醫生某種職業危險的俗稱。如前面所說,心理醫生也和其他人一樣,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假如他的心理問題,和當時他接待的病人不謀而合——則病人身上的問題,會加劇心理醫生的問題,反之亦然。所以,當我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往往會將這個病例移交給自己的同事,避免出現“照鏡子”的情形。

忽然,我的腦海裏浮現出這樣一種景象,既模糊又真實。似乎有一個人影背對著我說:“看,為了你,我忽略了自己。我不該這樣做,不過現在說這些也沒用了。”

聲音朦朦朧朧,我愣了半天,才敢確定這不是我真實看到或聽到的東西,這是一種意識,是記憶裏有人曾經對我說過的話。所以它並非某種幻覺,問題是,我是什麽時候在哪兒聽到的呢?

John等得有些不耐煩了,這一次,他好像猜不到我在想什麽:“你在想什麽,對朋友的誇獎都無動於衷呀。”

“無動於衷又不是第一次了。John,還有別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