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象人 第十三章 蜉蝣(第2/3頁)



  麥濤坐在電腦前,覺得陣陣暈厥襲來,他當然不是沒有理由的。自己感了冒,仍不得不面對不斷跳躍著的屏幕,真有些眼花繚亂的感覺。麥濤不是個遇見一點兒小事情就停滯不前的家夥,由於還是單身,也更沒有哪個人來多管閑事、嘮叨自己,他因此就隨心所欲撐著身體繼續工作。

  他目前有兩件事要做:既然案件的部分細節連通時間表已經輸入電腦存了档,他就不得不隨時拿來看看;可又因為一時沒有頭緒,他同時也打開了學生們的作業論文,總得粗糙檢查給個分數。

  也許由於頭暈眼花,或者別的什麽理由,他視線的焦點並沒有放在某份學生作業上出現的那個名字——謝曉虹身上。只是在背靠著轉椅休息眼睛的時候,發出一陣慨嘆:媽的,這作業裏至少一半以上是抄的,至於那些精致得有些過火,接近了專業水平的SPSS量表,也不可能毫無出處!對此,他也無所謂,反正都是自己在大學時代玩過了的把戲!

  做完了一切光彩或者不那麽光彩的調查之後,艾蓮回到劉罡明隊長身邊,開始關注屍體發現者的講述。他一邊看著資料一邊聆聽對方的講述。

  屍體發現者共有兩位,其中之一是被害人所住小區的管理員,另一位是被害人工作單位的同事。

  盡管講述者的語言有些斷斷續續的,甚至摻雜了還沒有從恐怖中完全醒來的那份淩亂,艾蓮還是很快理出了一個頭緒。

  按照時間的發展順序,大約一個月之前,出版社的總編,也就是這一次的被害人給自己放了個大約三周的長假。依照這位總編女士的習慣,放假期間是不願意接受任何人騷擾的——因此關閉了手機,也很少接聽各式各樣的電話——有找門路送禮的、托關系出版的,等等此類不一而足。作為已同事多年的編輯們,這習慣早已被大家接受,因此沒有人在這三周裏懷疑什麽。直到一周之前,主編女士的身影還是沒有出現在編輯部裏,就多少有些叫人摸不著頭腦了。不過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按照任何出版社,甚至任何單位不成文的規矩:一個人坐到一定級別的位子上,規則就對他不太起作用了。一位主編沒有必要成天坐班,只在必要的時候聯系一下,發布幾個命令,出席幾次會議就可以了。加上這位被害人主編,為人大度和善,從不為難下級,又同時與多個大牌作家聯系密切,為人稱道;就連老總們都不會得罪她,作為同事或者下級,對於這位大好人、女強人更是犯不上多管閑事,因此對於這延期了一個禮拜的假期,起初都沒有疑義。直到幾天前,老總偶爾過問,大家才恍然間覺得有些不對勁,又因為這兩天總是有人打電話尋找主編,出版社才有些坐不住了。延長假期不是問題,也更用不著象征性地那工資做做文章,但你至少應該來個電話說明一聲吧。

  可總編遲遲沒有電話,出版社打去的電話也總是石沉大海無人接聽,大家就都有點兒坐不住了。因此今天下班之後,這位同事便授命去探望一下。其實他心裏也明白,度假期間,總編不一定老老實實地呆在家裏,反正又沒有孩子,她不知道會跑到哪兒去玩兒。因此空跑了一趟,敲不開房門,這位編輯也沒當回事。問題出在後來,鑒於這位編輯第二天總要給大家一個說法,也沒準兒出自他有些認真的性格,便找到了小區管理員,打算不負眾望地給大家找一個合理的解釋。

  因為是新建的小區,又因為這小區的售價不低,吸引來的房客雖不見得個個都是大款,至少也是金領或白領人士——這些人有個共同的習慣,不喜歡有事兒沒事兒的總有人來過問自己的生活。因此小區物業樂得清閑,還做個順水人情,對進進出出的房客和業主們都是睜只眼閉只眼,哪些人生活放蕩,哪些人會有外遇,哪些人賓客盈門,管理員都不大理會。不過最最基本的安全管理也不能沒有,來訪的客人如果臉生,總要留個記錄;那些業主大人們低頭不見擡頭見的,管理員也總要打個招呼。當管理員被負有使命的編輯找到後,也發現其中有些不合理:按照他的記憶,主編女士似乎並沒有出去,當然,因為輪班和自己的偷懶,他也不敢斷定。可似乎確實又陣子沒見過她進出了。作為一位還頗有些責任心的管理員,他還是決定和編輯一起再回樓上看看。當然,此番檢查仍以失敗告終。兩人的心裏卻多少油然而生了一種不安感覺。

  為此管理員取來了備用房門鑰匙,想和編輯察看一番。一來有兩人互相可以做個見證,二來要是真的發生什麽意外,也不至於落個埋怨。隨後,兩人自然而然就看到了這駭人的一幕,或者說,他們最先是聞到那令人窒息的氣味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