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指控 第八章 戀童癖(第3/4頁)



  “哦,不!”雷那德博士咕噥了幾下,“我真的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漢考克可不希望他的證人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打退堂鼓:“不,先生,您無須自責,這不是您的錯。而眼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兇手繩之以法,讓您的摯友安心離去。”

  “好吧,”雷那德勉強地應和了一聲,“我怎麽幫助你們?”

  “事實上,我已經抓獲了嫌疑犯文森特·弗朗西斯,您知道他嗎?”

  “不,我沒聽說過。”

  “他是個相當著名的作家。當然,您有您的生活圈子和研究課題,不會注意那種家夥。可是,您記得嗎?您曾經告訴我,珍妮佛在最後一次聯系時,曾說起她要去拜訪一位崇拜的作家。”

  “是的……你的意思是,那個人就是文森特·弗朗西斯?”

  “完全正確!”漢考克對於雷那德上道顯得十分欣喜,“我需要您在法庭上,對這件事作出陳述。”

  “我,我無法確定珍妮口中的人是不是弗朗西斯先生,您要我這樣做……”

  “布萊恩先生,”漢考克逐字逐句地加了重音,“我們找到了兇器,文森特的指紋,以及被害人的血液,”漢考克並沒有告知兇器上的血液來自第二具屍體而並非珍妮,他沒必要這麽做,少說一些話並不等於他對證人撒謊,“我們確定,兇手是文森特,為了確保他和他的律師不會耍些花招而逃避懲罰,您的證詞則顯得尤為關鍵。”

  “那麽……”雷那德依然猶豫不決。

  漢考克需要再來一點刺激:“尊敬的布萊恩教授,為了確保無誤,我希望您能去看看屍體,從一些殘存的衣服上,看看是否是您的摯友,可以嗎?”

  憤怒,或者傷悲!這引起極端情緒都可以影響證人的證詞!漢考克不是心理學者,但他通過長期的工作而品味到了其中神奇的力量。

  雷那德起身,準備與漢考克同行去停屍房。就在這時候,偵探長忽然又問道:“順便說一句,您給珍妮買過夏奈爾牌的衣裙嗎?”

  “不,沒有,我時常送她些小禮物,或者邀請她共進晚餐,但從沒給她買過衣服。”雷那德對這個問題有點迷惑。

  “那麽,珍妮有沒有那個經濟實力,自己購買呢?”

  “我想不會,珍妮給幾家代課,她不算富有。”

  “那麽,您能想到什麽人會送給她如此昂貴的禮物呢?”

  “你是說,那個作家,文森特·弗朗西斯?”

  “完全正確!”漢考克在心裏笑逐顏開,表面上卻努力維持著一份平和,“您說的完全正確。”

  暗示,真是奇妙的東西……

  “那麽,有沒有可能是兇手恰好利用了一個戀童癖場所呢?”楊克說出心底的疑問。

  “基本上不存在這種可能,當一名殺手,陷入另一名殺手所布置的環境中,他也會感到恐懼。這是無法相容的興趣所致,如果一個戀童癖跑到另一個戀童癖家裏去參觀戰利品,我倒覺得還有可能說得通。”賽斯揉搓著手套下的左手,刺痛感又隨著脊柱傳了上來。

  “所以你認為,這房間的布置者和兇手是同一個人。那麽,他是不是出現了某種倒退,從對女人的興趣倒退回女童?”

  “順序錯了,楊克。從這房屋的陳設來看,其時間至少有一年之久,從畫像上的灰塵就能看出來了。他一直保持著女童的興趣,但是卻殺害成年女性,所以才造成最後一個多月的案子。但是……這也不合理。”

  “怎麽解釋?”

  “如果了解戀童癖的興趣所在,可能就會理解了。他們中大多數都是白人,男性,這當然是普遍的罪犯特點。從經驗的角度來看,每一個犯罪個體雖然不盡相同,但他們都存在一致性。比如說,對於老年人的性侵犯,往往是老婦從的年齡越大,則犯人的年齡越小,這裏面包含了一引起戀母情情結的極端表現。戀童癖也有一引起特點。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會認為,是女童在引誘他們。”

  “什,什麽意思?!”楊克目瞪口呆。

  “戀童癖和色情狂存在某種類似性,他們往往很有耐心,意志堅定而且執著,他們頭腦中的偏執印象往往使他們產生錯覺。例如,某個女人不經意的眼神或者微笑,都可能被看做是她在向他表達愛意,而他隨後做出的強暴或者監禁,都是對此誘惑作出的回應,戀童癖的這一點上十分類似,他們仍然認為兒童的微笑,是在勾引他們。而另一個事實是,兒童由於其年齡,缺乏強烈的抵抗意識,所以他很難表面出自己的不滿;這對於罪犯來說,相當於一種默許,也促使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直到被抓住,無法停止。但是,他們很難將這種感情泛化,這源於他們的快感來源。典型的戀童癖,在對兒童做出侵害行為的同時,實際上,將自己的年齡倒退了,以和女童形成匹配。這是一處閉鎖在犯人青少年時期或者童年期的快感來源。過渡地接觸色情影片,以及不健全的人格,可能是他們快感的喚起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