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犯罪進化論(第2/2頁)



  想到這裏,他不由地捏捏口袋裏的香水瓶子,指望著這東西能提供些有力的證據。

  “對了,艾大哥,你遇見楊先生的時候,他手裏拿了什麽嗎?”

  “好像有個包,黑乎乎的,我也不好仔細盯著看,沒準是裝著筆記本電腦,也沒準不是。”

  哦,看來搶劫的意義還在。這家夥太狠了吧?搶了也就搶了,殺了也就殺了,為什麽還要粘上受害者的眼皮?

  艾蓮忽然想到了什麽,“等一下,你再把手機給我看看。”

  怎麽?麥濤摸不著頭腦。

  共計七八張屍體的照片,艾蓮從頭翻到尾,遲疑了一會兒才問道:“死者的胸卡,是你們拿走了嗎?”

  “啊?什麽胸卡?”麥濤記得,從他趕到現場之後,除了衣服,死者身上空無一物,哪有什麽胸卡?

  “就是工作證啊?”

  “沒有,反正我是沒看見。”麥濤忽然反應過來,這話說得有點愚蠢。胸卡自然是沒有的,因為警方尚不清楚死者的身份,如果有的話,他們早就知道了。

  “那就是讓兇手拿走了。”

  “當作戰利品?”麥濤不寒而栗。

  取走戰利品,是連環殺人案中常見的情形,殺手從被害人那裏取得有特點的物品,甚至是屍體的一部分,當作回憶殺人快感的工具。

  可為什麽是工作證件呢?

  “艾大哥,楊先生是做什麽的?”

  “S公司的人力總監,反正他是這麽對我說的。”

  陶曉薇是總裁助理,楊瑞星是人力總監,都是高級白領,是公司的管理人士。也許這連環案中,隱藏著報復的成分。

  那麽報復的理由是什麽呢?仇視社會?階級矛盾?搶走他們的財物,置他們於死地,把他們踩在腳下,來展現自己的價值?

  可即便知道這些,於破案是沒有任何幫助的。他們只知道,黑暗中潛藏著一個殺手,殺害成功人士;卻不知道他何時作案,更不知道他的身份。

  最可悲的是,發生了這樣的命案,卻無法讓媒體曝光,來提醒人們。如果曝光,勢必會引發不同層次的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對社會的安定團結,反而起到了負面的影響。

  3天的時間!僅僅3天的時間!兇手連殺兩人,這個犯罪頻率太高了,讓人難以想象,這家夥下一次作案,會在什麽時候。也許明天,也許後天,說不定就在兩人說話的工夫,那個遊蕩的殺人魔,已經再次鎖定了某個目標。

  說話間,他們走到了艾蓮的樓下。

  “上去喝點什麽嗎?”

  “不了,我昨天在火車上就沒怎麽睡,現在腦袋都疼了。我還是打車回家吧!”

  “那也好,明天我跟你去警隊一趟。不送了,你早點回去休息吧。”

  “艾大哥,你晚上出門也要小心點!”

  “我小心什麽呢?我一個閑雲野鶴的糙人……”本來大大咧咧的艾蓮,似乎也想到了什麽,畢竟楊先生是在與自己分手幾分鐘後被殺,如果兇手當時鎖定了……“哦,知道了,我晚上出門不帶什麽值錢的東西,他應該不會瞧上我吧。”

  他轉身剛走到樓口,麥濤又叫住了他。

  “怎麽了,還有事嗎?你要是累,就別折騰了,在我這歇一晚上。”

  “不,我是說,你見多識廣,像這樣讓死者睜著眼,死不瞑目的事情,你可曾聽說過?”

  “這,”艾蓮略一沉吟,臉色變得陰沉,“我還真是知道類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