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找到奧威爾(第3/3頁)

“那裏有足夠的空間。你必須先爬過大約一個半英尺,就可以夠到電線板。連接帳篷和發電機的線是橘黃色的。你要立刻拔下它,連到我給你的電線接頭上。這個會連到我那頭的電線板子上面。然後你按動這個按鈕,每隔十五秒按一次,一共三分鐘。然後,你就以你最快的速度離開那兒。”

“這個到底是幹什麽用的?”

“不是很復雜的電路技術。只是會讓這裏的電流暫時斷掉幾秒鐘,不是完全斷電。頻率掃描儀只會稍微停兩次:你只要一連上這根線,然後馬上斷掉,沒人會發現。”

“然後呢?”

“那樣我這裏就會是發動模式,就像電腦啟動操作系統。只要他們不朝帳篷底下看,就不會有問題。”

除了一件事:熱度。要在帳篷底下趴著,等著安東尼給信號,簡直瘋了。安德莉亞蹲在那裏,假裝系鞋帶,她看看周圍,然後滾到木板下面。這裏就像是隔離熱黃油的大桶。空氣帶著白天的熱度,旁邊是一個發電機,發出更多的熱氣和噪音。

她現在在電線板旁邊,她的臉和胳膊都熱得發燙。她拿出安東尼給她的斷路器,拿在右手作好準備,同時她用左手使勁拔出那條橘黃色的電線。她把電線和安東尼給的設備連起來,另一頭連在電線板子上面。然後她等著。

這個破手表,一點兒用處沒有!只過了十五秒鐘,可是好像已經兩分鐘了!上帝啊,簡直受不了,這裏太熱了!

十三,十四,十五。

她按動斷路器上的按鈕。

在她上面,幾個士兵在說話。

好像他們意識到了什麽,希望不要引起他們注意。

她更仔細地聽他們說話,希望這樣可以讓她忘了這裏的熱度,她已經快熱暈過去。今天早上她沒喝很多水,現在可是體會到了。她的喉嚨和嘴唇都幹透,她的頭很暈。但是三十秒後,她聽到的聲音讓她幾乎嚇壞。三分鐘過去了,安德莉亞還在帳篷底下,還在每隔十五秒按著按鈕,繼續努力使自己不被熱暈過去。

美國弗吉尼亞,法爾法克斯鎮某處

2006年,7月14日,星期五,上午8:42

“找到什麽沒有?”

“有一些。不是那麽容易找到,這家夥很會銷毀痕跡。”

“我可不要只是猜測,阿爾伯特。已經有人死了。”

“人總是要死的,不是嗎?”

“這次不同,嚇到我了。”

“你?我不相信。你在韓國時都不害怕,那時候……”

“阿爾伯特……”

“對不起。有點東西:CIA專家已經把網捕公司的電腦數據恢復了一些。奧威爾·華生有一條信息是關於恐怖分子胡全的。”

“外號‘注射器’。”

“是吧,看起來那人是跟著凱因的。”

“還有什麽?國籍?宗教組織?”

“什麽也沒有,全是很含糊的資料,有兩條被攔截的電子郵件。所有文件都沒在大火中留下,硬盤都很易碎。”

“你必須趕快找到奧威爾。他是關鍵。非常緊迫!”

“我正在努力。”

[1] 安息日(the Sabbath):是猶太教每周的休息日,象征創世記時經過六日創造後的第七日。它在星期五日落時開始,到星期六晚上結束。當安息日開始時猶太教徒會點起蠟燭,具體時間按當日日落時間而定。

[2] 庫伯勒·羅絲模型(Kübler-Ross model):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絲在她1969年出版的《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描述了人對待哀傷與災難過程中的五個獨立階段。絕症患者被認為會經歷這些階段。被稱作“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包括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郁、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