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繭破絲出(第2/11頁)



慕劍雲想起剛才前台小姐打的電話,笑道:“也許還是叫華哥更合適一些。”

阿華依然不苟言笑,但神色卻柔和了許多:“請跟我來吧,鄧總正在等你。”

整個樓層看起來都非常清靜,看不到其他往來的公司成員。只在一些走道的拐角處三三兩兩地分散著那些身穿黑色制服的壯碩保鏢,看來這一層便只是鄧驊的辦公之地。在轉過一個拐口之後,前方出現了一道金屬門,門兩側又各有一個黑衣小夥子把守著。

阿華當先引著,進入了門內。慕劍雲想要通過時,卻又報警器“嘀嘀”地響了起來,門內的小夥子立刻擡起手臂攔住了她。

“對不起,請把身上的金屬物品暫時交給本公司員工代為保管。”阿華解釋了一句。

慕劍雲這才明白過來:這金屬門盡是個安檢探測儀。她挑了挑眉頭,既驚訝又無奈,但既然到了別人的一畝三分地,還是照主人的規矩來吧——她從衣兜裏掏出鑰匙,交到了黑衣小夥子手中。

報警的聲音停止了。阿華滿意地點點頭,側身指了指前方:“鄧總就在最頂頭的辦公室裏,你自己過去吧。”

慕劍雲獨自走到了廊道盡頭的那間大屋子前,門是虛掩著的,她只是輕輕地敲了敲,屋內立刻有了渾厚的回應:“進來。”

慕劍雲推開門,出現在她眼前的是一間極為寬敞的大辦公室,寬有六米,縱深更在十米以上,看起來幾乎如上課用的教室一般。不過這屋內的裝潢又是世上最奢華的教室也無法企及的。腳下是腥紅的高档地毯,一塵不染;清一色的實木桌櫃在地毯上整齊有序地排列著,黑中微微透紅;金壁輝煌的吊頂上裝飾著豪華的歐式頂燈,顯露出皇室的富貴氣派;最為誇張的是,屋內所有的墻壁全都貼上了眩目的水晶玻璃,屋內的即景在玻璃內反復映射,初入其中,竟有些頭暈而不敢踏步。

“坐吧。”男子渾厚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他的語句簡短有力,雖不生硬卻又帶著不容違抗穿透力。慕劍雲循聲看去,在辦公室縱深的盡頭擺著一張碩大的老板桌,一名男子正坐在桌後,他體態威嚴,劍眉虎目,正是曾在照片上見過的鄧驊“鄧市長”。

在這樣的環境中見到這樣的人物,便是慕劍雲這個心理學專家也不免產生了一種惴惴的怯場感覺。不過她很快便調整好心態,不卑不亢地走上前坐在了鄧驊對面的客椅上,然後她微笑著起了個開場:“鄧總的裝修真是別具一格。”

“我不希望我的房間內存在任何陰影。”鄧驊面無表情地回答道。

的確,當四周裝上了這些水晶玻璃之後,無論坐在屋內的哪個角落,整個屋子的情形都能盡收眼底,不會有任何的觀察死角。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說明鄧總的心理似乎在害怕什麽,你不敢讓任何事情脫離自己的控制。”慕劍雲看向鄧驊的眼睛,竟趁勢在言語交鋒中占據了先機。

鄧驊迎向慕劍雲的目光,眼神中的某些東西陰沉得嚇人。好幾秒中之後,他才又開口問道:“你是警察?你叫什麽?”

“慕劍雲,省警校講師,四一八專案組成員。”慕劍雲把自己的身份又報了一遍。

“四一八專案組,我知道。”鄧驊點了點頭——這起案子的第一個受害人薛大林曾和他關系密切,隨即他又“嘿”地冷笑了一聲,“一起案子拖了十八年,這就是現在警方的辦事效率嗎?”

這樣的責問確實命中了警方的要害,慕劍雲一時竟無言以對。尷尬地躊躇了片刻後,她決定借機直接切入此行的主題:“我們已經掌握到一些新的線索,會對破案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需要鄧總的協助。”

“哦?”鄧驊的眼光跳了一下,“說說看。”

“我們認為三一六販毒案中的某些隱情會和這一系列的血案有聯系,所以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些和三一六販毒案有關的情況。”

“嗤。”鄧驊不屑地笑了起來,“這兩起案件我都清楚,甚至比你們知道的還多,它們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的聯系。三一六販毒案是省城警方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戰例,是警隊的榮耀;四一八血案只是一個變態自我膨脹後的瘋狂行為,至今未破是警方的恥辱,你怎麽能將他們混為一談。”

面對對方輕蔑的眼神和居高臨下的氣勢,慕劍雲知道得使出點厲害的招數了。

“在四一八爆炸案中,有一個死者叫袁志邦,他的前女友叫白霏霏,當時是薛大林的行政秘書。在三一六販毒案之後不久,此人就投河身亡。這其中隱含的聯系難道不值得注意嗎?也許白霏霏的死根本就不是自殺,那只是三一六販毒案的尾聲,同時也是四一八血案的序幕呢!”她鏗鏘有力地點出了案情的關鍵所在,同時臨神觀察著鄧驊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