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令人窒息的婚姻(第4/8頁)

周淵易點了點頭,知道該怎麽做了。

他必須馬上去調查王盛洋與馮舒之間存在什麽關聯。

是時候離開元寶山莊了,這裏已經沒有太多停留的價值。

公墓為警員們與送葬者準備了幾輛車,陳子言、莫風與周淵易、小高正好坐到了一輛轎車上。

陳子言一上車,就打開手機,不停鼓搗著。不過很快他的臉上就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唉,怎麽一開車,手機就連不上網絡了?畢竟是郊外,而且又在盤山公路上,不可能隨便哪裏都有手機信號的。

周淵易沉默了良久,還是向陳子言問道:在你的小說裏,寫完了‘梳洗’剝皮’碾刑’之後,下一步你又準備寫什麽古代酷刑呢?在你的梗概裏,寫完這三章後,後面的內容為什麽就語焉不詳了?

陳子言笑了笑,說:我是作家啊,梗概與樣章都是為了獲取合同,才發給出版社編輯與文友的。如果把所有的內容都發給別人,創意被剽竊了怎麽辦?要是出版社編輯把我的完整梗概交給其他人來寫,我又怎麽辦?所以後半截梗概語焉不詳,是我們作家的行規。

“哦……”周淵易恍然大悟,但他還是追問,你還沒給我說,後面你準備設計什麽樣的酷刑?你放心,我是警察,既不是編輯也不是作家,我不會剽竊你的創意!

陳子言眉頭緊蹙,有些尷尬地答道:其實,後面寫什麽樣的酷刑,我還沒有考慮好。有很多想法,比如活埋,比如斬首,比如宮刑,比如鋸割。但這些想法與前面所寫的諸種酷刑相比,都顯得稀松平常,善乏可陳。我有點後悔,不該在文章的一開始,就把這麽好的素材全都用了,搞得我後面找不到合適的橋段了。我正準備一邊寫一邊搜集資料,等相關資料搜集完畢後,我最後再來確定之後的酷刑。

那倒也是,小說的情節本來就應該呈螺旋式上升,循序漸進,才能讓故事散發出一層又一層的持續魅力。如果一開始就把最精彩的情節寫出來,後邊的情節卻明顯低緩,就會讓整個故事急轉直下,失去吸引讀者的砝碼。

小高也好奇地插嘴問道:陳作家,你的資料都在哪裏搜集的?我在網上也看到了一些相關材料,但都沒你寫的那麽詳實逼真。

陳子言露出了自豪的表情:資料大部分是我在圖書館裏找到的。圖書館中,有著浩渺的相關資料,只有一個優秀的作家才知道如何從海量的資料中擷取有用的東西,並整理合並在一起,加上豐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出來。

公墓的轎車首先送周淵易與小高回到警局,脫掉了那身令人尷尬的深藍色土布縫制的對襟無領長衫,換了便服。之後,周淵易又吩咐公墓的司機分別將陳子言與莫風送回了家。

等公墓的轎車駛離警局後,周淵易便開著警車,按照案件档案上登記的地址,來到了馮舒所住的地方。

馮舒住在城市中心一個花園小區中的電梯大樓中。當車停在小區外時,小高露出了詫異的表情。他對周淵易說:呃……王盛洋和他老婆趙雅雪也住在這個小區裏。那次你讓我來搜集王盛洋的毛發時,我曾經來過這裏。

這個信息是周淵易以前所沒注意到的,他知道後,也感到有些驚訝。

他再次拿出馮舒被殺案件的档案,又取出王盛洋失蹤案的档案,進行比對後,才發現他們不僅住在一個小區裏,還住在同一幢樓中。馮舒住在電梯大樓的二十一樓,而王盛洋與趙雅雪住在三十樓。

周淵易很懊惱,為什麽以前沒發現這個疑點呢。他一直為王盛洋與馮舒的關系而苦惱,這兩人住在同一幢大廈裏,說不定以前早就認識了。

在電梯大廈的物業管理處,周淵易亮出證件後,向物業管理人員了解相關情況。

物業管理人員證實,馮舒在這裏住了兩年,而王盛洋也幾乎是同時入住大廈的。

在大廈底層有電話語音門禁,如果客人不是與業主一起回來的話,就只能在樓下通過專線語音系統向拜訪的業主證明身份後,門禁才會打開。門禁就在物業管理處旁邊,物業管理人員回憶,兩年來幾乎從來沒人與馮舒一起回來過,也沒人通過底層的專線語音系統找馮舒開過門禁。

在物業管理人員的陪同下,周淵易用警方專用的萬能鑰匙打開了馮舒家的防盜門,並對室內進行了仔細的搜索。

在屋裏的儲藏室裏,周淵易找到了一個裝滿了各種木工用具的箱子,裏面的榔頭、扳手、老虎鉗都有使用過的痕跡。

而在馮舒的臥室裏,周淵易看到馮舒的床非常高,床板離地足有一米二左右——毫無疑問,他把床做得這麽高,就是為了按照黑沙族的傳統習俗,在床下擱置那口長兩米寬一米高一米的紅漆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