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篇 八子案 第六章 義在劍(第2/3頁)

“他要去哪裏?”

“應天府。”

“他在應天府下的船?”

“對啊。”

趙不尤壓住心底驚詫,慢慢問道:“他帶了些什麽?”

“什麽都沒帶。我當時還納悶,出遠門竟空著手,連個包袱都不帶。”

“上了船後,他有沒有說什麽?”

“沒有。他一直沉著臉,像是有什麽心事似的。只說要去應天府,付了船資,我讓渾家帶他去了後面空的一間小客艙,問他吃不吃點什麽,他說吃過了。晚間,他出來站在船尾看水、看月亮,問他,他只點了點頭,仍不說話。站到深夜,才回客艙去了,第二天船到應天府,他就下船走了……”

拜祭過郎繁,東水五子又聚到汴水北岸的老樂清茶坊。

這時已是黃昏,茶坊裏沒有其他客人。水岸邊那只新客船已被移到官家船塢裏,水邊只有兩只客船,船上人也都在吃晚飯了。

四下一片寂靜,五子圍坐在臨河那張桌邊,都默默不語,只有棋子田況手裏捏著一白一黑兩粒定窯棋子,不停地搓動,發出一陣陣刮心的擠擦聲。墨子江渡年聽得不耐煩,朝田況橫了一眼,田況忙停住手。

鄭敦靜得渾身不自在,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滋溜一聲,格外響。他忙一口咽下,喉管裏卻又咕嚕一聲,他越發窘了,忙擦了擦嘴。

江渡年忍不住氣悶,開口道:“郎繁怎麽會去應天府?”

簡莊端坐在上首,擰著眉頭,不說話,樂致和見簡莊不發話,也便繼續默然。田況則嘆了口氣,眼珠不停轉著,在苦苦尋思。

鄭敦低聲道:“章美仍不見人影,下午我連跑了兩趟,他的舍友仍說沒見他回去。”

田況一向說話慢,他徐徐道:“郎繁恐怕是覺得不放心,才去的應天府。”

江渡年立即問道:“他不放心什麽?”

“我也不知道,不過總有什麽讓他不放心的地方,他才會去那裏。”

“不管什麽事,至少也該跟我們講一聲。”

“也許是事出突然,來不及跟我們講。”

“那章美呢?”

“恐怕也有他的原因。”

“什麽原因這麽要緊?連殿試都能不顧?”

“自然是比殿試更重的事。”

“什麽事能重過殿試?”

“我也想不明白。”

眾人又陷入沉默。

良久,簡莊才正聲道:“郎繁已死,官府正在追查,我們暫時也做不了什麽。眼下章美下落更要緊,我們分頭都去盡力找一找。凡他認識的人,都去問一問。”

江渡年問道:“那個人呢?”

簡莊沉吟了片刻:“該做的我們已做了,天不從人願,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且隨他去吧。”

趙不尤正獨自在書房中思忖案情,忽聽到院外敲門聲。

墨兒跑出去開了門:“顧大哥?這麽晚了……”

“你哥哥睡了?”顧震的聲音。

“還沒有——”

趙不尤忙擎著油燈迎了出去。

“不尤,這案子不能查了——”顧震走到院中,卻不進屋。

“怎麽?”

“方才府尹大人急命人召了我去,說這案子就這麽擱下,不許再查。”

趙不尤聽後心裏一沉:“果然如此——”

“你早料到了?銀帛上添的那兩個字?”

“從一開始我便有些擔心。不管有沒有那兩個字,這件案子恐怕都難查下去。若沒有那兩字,便是天書降臨,如今不似往朝,這等事,不會再有正直朝臣來諫諍,大家只圖一個祥瑞,好得些恩賞。現今天書被人添了兩個字,成了反書,若讓官家看見,必定惱怒。能捉出元兇,倒也好,但這案子極難查,若查不出結果,誰主事,誰便自造箭靶,給人口舌,到那時,上書彈劾的人便會一擁而上。”

“嗐!這我倒沒細想過。府尹恐怕是上報給刑部,刑部又上報給丞相,那王黼才任丞相不久,首先想的自然是要避禍遠嫌。不過,若單是這樣,也好辦,只要有破案之望,他們恐怕也想要這個功勞。偏生牢獄裏又出了件事——”

“那個船工谷二十七?”

“是,那船工自殺了。”

“自殺?”

“是服毒自盡。因他還不算罪犯,獄卒沒有給他換囚衣,也沒仔細搜,他身上藏了個小瓷瓶,瓶裏裝著毒,趁人不注意,偷偷喝下去死了。他是這案子唯一一個直接見證,眼下這見證人也死了,案子就更難破了,府尹大人也就不願再讓這事沾上身。說能壓則壓,拖過一陣子,人們自然就會忘掉。府尹大人既然這麽下令,我們這些當差的,也只能聽令。這就是做公職的憋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