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迷魂殺手與驚悚大師:關於羅勃·陸德倫和“神鬼”系列

灰鷹爵士譚光磊(陸德倫中文版權代理人)

美國小說家羅伯特·陸德倫的代表作“伯恩”系列三部曲,完成於他寫作生涯的巔峰時期(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卻整整遲了二十多年才登陸中國。如今大師已經辭世,“伯恩”三部曲被重新搬上大銀幕,在好萊塢電影人的巧手刻畫下,重新賦予了後現代的生命。小說中文版在此時推出,自是別具意義。

不過,看著那一本本厚重的“伯恩”系列小說,我不禁要懷疑,在這個閱讀高度速食化,凡事講求簡單明了的當下,陸德倫的小說會不會顯得陳舊過時、跟不上類型小說的發展腳步?更何況“伯恩”系列成書於美蘇冷戰的遙遠年代,對我們來說,會不會太過陌生而事不幹己?

結果當然是我杞人憂天。陸德倫的節奏之明快、布局之嚴密、劇情之峰回路轉,即便在當代依然沒有對手。他確是諜報驚悚小說的一代宗師,當之無愧。我趁著台風天的假期一口氣讀完,合上書頁還覺得喘不過氣,八〇年代的讀者看了,豈不都要心臟病發?

現代驚悚間諜小說之父

在陸德倫之前,間諜小說是英國人的專利:從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約翰·布肯(John Buchan)、艾瑞克·安蔔勒(Eric Ambler)和毛姆(Maugham),到冷戰時期的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伊恩·佛萊明(Lan Fleming)和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他們根據自己的情報工作經驗,用嚴肅或通俗之筆,寫出了間諜世界的爾虞我詐,也說明英國早在美國之前就建立了完整情報體系的事實。

一九七一年,陸德倫出版了第一部作品《納粹档案》(The Scarlatti Inheritance),精裝版銷售平平,平裝版上市後卻躍登排行榜,從此開啟了他長達三十年的暢銷作家生涯。相較於勒卡雷的深沉與批判,演員出身的陸德倫更強調通俗和娛樂性,尤其重視懸疑氣氛的營造和戲劇效果。說他是“美國的伊恩·佛萊明”可能更為恰當,但那未免又有些窄化了他的創作寬度。

被公認為現代驚悚間諜小說的創始人,追求市場導向的陸德倫注定要承受諸多文學技藝上的批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繁復精湛的布局、陰謀論至上的劇情、誇張的寫作風格乃至命名習慣,都對後代作家有著無比的影響力。簡單來說,他開創了“小人物遇上大陰謀”的架構,往往讓平凡人物卷進跨國集團的陰謀之中,在最不可能的險局裏展開反擊。他的“The+人/地名+名詞”的標準書名結構,至今仍是許多作家的奉行圭臬。

不說別的,就拿《達·芬奇密碼》做例子,從書名(The+Da Vinci+Code)、主角(原本與陰謀無涉的學者)到跑來跑去的國際場景,都有十足陸德倫的影子。丹·布朗也從不諱言自己受陸德倫影響很深,他在官方網站上列出的十本最愛書單裏,就只有《伯恩的身份》一本出自現代作家之手,更直言自己最喜歡“斯坦貝克的敘述、陸德倫的情節布局和莎士比亞的文字遊戲”。從寫奇幻改寫科技驚悚,這兩年結合宗教和歷史懸疑而大紅大紫的詹姆斯·羅林斯(James Rollins),同樣也是看陸德倫作品長大的徒子徒孫。

未完成手稿由後人捉刀

陸德倫死於二〇〇一年,沒能趕上“諜影重重”電影上映。早在九〇年代初,他便對經紀人亨利·摩裏遜(Henry Morrison)說過,希望死後能夠留名,因為自己“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寫作和建立讀者群”。其實,他根本不必擔心名聲隨風而逝,他那二十幾巨冊作品,兩億五千萬冊的天文數字銷量,以及三十余種外語翻譯版本,早就可以確保他的名字流傳下去。

那是虛榮,也是創作者最卑微的想望。他只是想被閱讀、被記得,讓作品在自己死後依然擁有生命。總之,陸德倫的家人、律師、經紀人和出版社研擬了一個計劃,大體上以安德魯絲(V.C.Andrews)的出版模式為基礎,在他去世後持續推出新作。安德魯絲是八〇年代的家族小說暢銷天後,在她一九八六年過世後,家人找來寫手持續創作類似風格的作品,掛名出版,居然也暢銷至今。

陸德倫死後的出版計劃與安德魯絲很類似,但不論規模或市場表現都遠在後者之上。安德魯絲的作品仍以平裝市場為主力,而且僅限於文字出版。陸德倫則早就擁有動輒百萬的精裝銷量,經紀人更把觸角伸到改編影視和電子遊戲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