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萬龍殿和虵王

他們三人絲毫沒有,被我們眼前的場景驚訝到,還是在專心的看著外面的情況。只有夕羽惠回頭看了我一眼,示意我不要大驚小怪,注意看外面的情況。然後小聲的告訴我:“這裏就是虵王的正宮‘萬龍殿’。”

所謂正宮也就是帝王所居之所,古代宮廷的設計,一般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面是帝王處理朝政的地方,後面是帝王、後妃們居住的地方。按一般講法,皇宮中的主要宮殿都建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這也就是風幹雞為什麽說,虵王會居在龍宮的中間位置。皇宮兩側的建築整齊而對稱。或是重重院落,或是層層殿堂,為的是展示皇宮的齊整、莊嚴和浩大。我想我們現在所在的屏風處,應該在這裏的正對面還有一處,與此相對應。正宮建築大都采用大屋頂。這種大屋頂不但華美壯麗,而且對建築物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大屋頂層層飛翹的屋檐和屋角,使屋面形成了巧妙的曲線,這樣,雨水從屋頂流下,會被排得更遠,從而保護了木造的宮殿不受雨淋。宮廷建築的屋頂上,一般都鋪設金黃色的琉璃瓦,因為金黃色象征皇權,所以只有王室才能使用這種顏色。宮廷中的建築,大都由金碧輝煌的大屋頂、朱紅的木制廊柱、門窗和寬闊潔白的漢白玉台基組成。用木材建造房屋,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特點。宮廷建築的梁柱、門窗等,都是用木材建造的,而且被漆成了象征喜、富的朱紅色。有的地方,還描繪著龍鳳、雲海、花草等彩畫。不但體現了帝王殿宇的華貴,也對木制的建築起到了防潮、防蛀的保護作用。

例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就是中國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就建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的石柱和台階上,雕刻著精美的石龍和各種花紋。中間皇帝專用的通道,用巨大的石料雕刻著海浪、流雲和翻騰的巨龍,十分壯觀。

這裏的萬龍殿,看上去其實更加的宏偉。整個大殿都是以龍玉而造,但是顏色不在是那種單一的顏色,這裏的顏色重金!就是說這裏讓人一眼看去完全就是一種金碧輝煌的感覺。這裏的龍玉裏都鑲嵌著各式各樣的金龍。雕刻有眾多,形態各異金龍的巨大玉璧,殿頂亦有無數條形態逼真的金龍,在頂部蜿蜒而走。殿頂是萬龍戲珠,即無數金龍都奔向殿頂的一處凸凹處,呈現出一種磅礴之勢。殿內還豎立著幾根非常粗大的飛天龍玉柱,那龍的顏色都是金色,但是龍身中還透著淡淡的玉色,二者融為了一體。

乍一看去,就像是來到了龍的世界。但是這種龍並不是普通印象中的龍,這些龍和我們從進入虵國之後,看到的龍基本一致,均是那種雙短角刺龍,就像我們在龍宮外圍看到的龍宮一樣,這些東西似龍似蛇,如果看不仔細,真的會以為那些就是活生生的真龍!

萬龍殿內的情況確實太復雜了,看來另外兩波人已經低到了這裏,我可以看到萬龍殿的門口,狼藉橫著四五具死相恐怖的屍體,有些屍體已經被分離的無法辨認,所以具體的數目也不能數清。但是看他們的穿著,那裏面既有阿富他們的人,也有那些外國人。如果不是虵王的外在實在太特別,我真的不知道眼睛該先看哪裏。

看到虵王的那一刹那,我都感覺自己是不是在做什麽夢。尼瑪,原來真有蛇首人身這種東西啊!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我們就是在虵王的左手方向,距離比較近,應該不超過十米。所以我看的十分清楚。透過這屏風的縫隙,我看到一個蛇首人身的人,正襟威座在一張八腳龍椅之上。或許也可以說坐在一條龍身之上。虵王的頭是一顆金色的蛇頭,從他的頸部開始,就是金蛇的樣子了。頸部大約有平時正常人的兩倍長度,有點彎曲,看上去很自然,就像平時見到的蛇立起前身一樣。蛇頭正視前方,很是威嚴。他身體上的蛇鱗一片一片,遠看上去我還以為是金箔。蛇頭要比一個正常人腦袋還要大,頭上的眼睛是紅色的,發出一陣陣的寒意,讓人不敢正視。

虵王的身上穿著金色的長袍,袍子是兩側斜式,聽夕羽惠說這種衣服在古時意為萬物宗主。上面掛有各種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的玉石,袍子很大將他的身體完全遮住,他的手還有腳也都完全看不到,只能看到一個大體的人形,套在袍子裏面,坐在龍椅上。

袍是古代一種長衣,袍身有裏,袍內著內衣,袍長至腳面。據《中華古今注》記載:“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帝舜時期開始就有袍的形制。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

金色在古代也是一種黃色,黃色則在五方(東、南、中、西、北)當中屬於“中”,所以古代把黃色看成中央正色,為帝王所喜歡。隋唐以前的皇帝就開始喜歡黃色,周天子的服飾就是玄衣黃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