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吐珠

我兩根手指輕輕的夾著女屍嘴裏的東西拿了出來。說來也怪,我的手指剛出女屍的嘴,她的最竟然自然的閉合了,臉上還是一副很安詳的樣子。夕羽惠和大凱都湊到我的跟前,看看我從女屍口中拿出的是什麽東西。

那是一塊呈略橢圓形狀的玉石,可是玉石的顏色卻非常的特別,玉石呈現出湛藍色,像是天空的顏色一般,這幾年我見過不少奇珍的玉石,可是從來沒見過湛藍色的玉石。而且玉石晶瑩剔透,雖然玉身嬌小,可是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個滿玉。這種玉石本身就價值不菲,加上這少有的湛藍色,可能比我們以前見到的龍玉更具價值。雖不能妄斷這塊玉價值連城,可是價值千金總是有的。

大凱盯著這塊美玉,不解的問道夕羽惠,“這姑娘的嘴裏怎麽會放了一塊這麽漂亮的玉啊?夕小姐,你說這玉有什麽作用?值老鼻子錢了吧?”

夕羽惠一面手裏擺弄著玉石,認真的觀察著,一面對大凱說道:“玉的作用太多了。先說有科學依據的吧,玉石中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如鈣、鎂、鐵、銅、硒、鉻、錳、鈷等成份,而這其中占40%左右的鎂元素,是形成葉綠素的主要成份之一。鎂元素也存在於人體細胞中。所以我們可以把玉石散發的‘啟動波’,和人體細胞的‘啟動波’看成相似的一種波動狀態。人體細胞隨著從玉石散發的波動,而產生相應的共鳴和共振,使人體細胞組織更具活力,並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達到健康保健的目的。而且佩帶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活化細胞組織,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中國的古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並把玉石稱為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認為活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與其協同作用,可以‘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所,滋心肺,潤聲喉,養毛發。’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老中醫所說‘有的病吃藥不能醫好,經常佩帶玉器卻治好病’,道理就在於此。死人口中含玉,同樣非常的有講究。人死之後所有器官停止運作,人的身體不再發出‘波段’,屍體也就變成了一個大的‘受作用體’,可以廣泛的接受各種電磁波,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因為玉石是深埋於地下數千萬年而形成,所以玉身就帶有大量的稀有微量元素,而且在相應的環境之下,玉身還會有不同的波段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玉石就可以被看做是一個電磁波或者微量元素的發源體,玉石放置於屍體的口腔之中,可以通過玉石放出的微量元素以及光波體,對屍體起到一定防腐作用,也可維持屍體原有的形態。這裏磁極現象非常的顯著,所以更有利於玉石波段的接收或者散發。古時的人們也會對屍體用玉封口。意為‘含玉而睡,來生滿金’的意思,也是一些貴族下葬的習俗。而對於一些冤死或者死因蹊蹺,怨氣較深的屍身,玉可化解其怨氣,幫助死者早日輪回轉世。因為我也對玉並非十分的精通,所以這塊玉的具體價值很難估量。要我說,這塊玉可能是一件稀世珍寶。”

夕羽惠說道這裏,突然問道我,“這塊玉你是從她舌頭下面什麽位置找到的?把位置說的具體點。”

我想了一下,回答夕羽惠,告訴她這塊玉是從女屍舌尖下面找到的,離嘴唇和下齒均比較近。

夕羽惠聽到之後,輕輕地點了點頭,臉色神情變的有些輕松,繼續對我們講到,“玉含於舌尖處,且緊頂嘴唇,意為‘麒麟吐玉’。並不是所有的屍體都可以把玉含於舌尖之處,一般下葬時,沒有人把玉放在舌尖處。含玉應該是含在舌根或者是舌苔上,放在舌苔上意為‘壓神’,放在舌根下是‘安魂’之意。再就是玉如果含在舌尖處,是很容易從嘴裏滑落出來的。所以女屍的八字應該非常的奇異,年份雖然無法推敲,但是生辰月日應該是六月初四或者是四月初三的子時,只有在這個時辰出生的人,在配合上相應的年份,八字匹配上就是俗話講的‘玉麒麟’了。只有八字為‘玉麒麟’的人,才能把玉置於舌尖之處。這塊玉應該就是這具女屍想交給小爺的東西了。”夕羽惠說著便把那塊玉石交給了我。

我拿著這塊小玉石,不解的問道夕羽惠:“她給我這個幹什麽用?”

夕羽惠聳了聳肩,俏皮的對我說:“喏,人在哪兒呢,你自己問她吧。順便問問她這裏雪煞什麽時候停下來。”

我有些無奈的瞪了夕羽惠一眼,心想這都是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思開玩笑,心理素質還真的是過硬。夕羽惠讓我把那塊湛藍色的玉收好,說是可能這塊玉與我有緣,所以女屍想讓我把這塊玉帶走。或者是女屍單純的想讓我把玉石帶走,可能她不希望這塊美玉一直留在這個折陰範裏吧。我想如果女屍真的仙靈,那把這塊玉帶出折陰範,應該是她的希望了。這也是比較合理的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