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承天天柱(上)

夕羽惠話音剛落,張琳就用一種驚訝的眼光看著夕羽惠,眼神之中還有一絲閃爍。看到張琳這樣的眼光,我知道夕羽惠所說的,十有八九是正確的,窮羿國的撤兵,肯定與這個承天天柱有點關系。不然張琳之前也不會說,關於窮羿國的傳說非常詭異了。有窮國傳說之中本來就是以天柱得名。一直聽張琳講,卻沒聽到任何關於承天天柱的事情,我自己都感覺有點奇怪。看來張琳是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在最後來說。

因為之前去過有熊國,雖然沒見到傳說中的龍,但是卻發現了很多與龍有關的事物。這個窮羿國也相當於有窮國。這得名的承天天柱到底是有什麽作用?不知道有熊和有窮這兩個地方,是不是也有一些潛在的聯系。

夕羽惠看到張琳的表情之後,沖張琳微微一笑,然後接過話題,對我們介紹說,寒浞的原配夫人是北方女子,身材魁梧健壯,有一身的好功夫。據說姓姜,叫作姜蠡,是九黎蚩尤氏的後人精通蠱術。當年寒浞領兵征討東夷,二人在戰場上相識,互相愛慕,姜蠡便率本部族投降了寒浞。寒浞得勝回朝後,國君後羿賜婚,並親自為他們主持。姜氏對寒浞忠心耿耿,後來寒浞與純狐先後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寒澆,生得豹頭、狼眼、虎背、熊腰。次子名叫寒屭,長得身長體壯,後生雙翅,力大如牛,兩個兒子都天生神力勇猛善戰,兩人從小更隨姜氏長大,既有姜氏勇武強健的血統,又有寒浞和純狐機智狡猾的智慧,十幾歲時就開始領兵廝殺。姜氏加上寒家二子,也成為了日後窮羿國的中堅力量。

庚寅,公元前2011年,在得知夏相的“造反”意圖後,寒浞命寒澆和寒屭二人帶領大軍,向夏相的領地發動了一次突然襲擊。由於夏後氏族民毫無準備,這次襲擊十分成功,不僅掠奪了大批的財物,還捉獲了許多百姓。寒浞把這些夏朝的百姓全都賜給他的兩個兒子,做了二人的奴隸。

大約公元前2010年,寒、夏兩國的大決戰暴發。寒浞采用了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戰術,先命長子寒澆和姜氏率主力部隊攻打斟灌氏的弋邑,自己和次子寒屭各率一軍,虛張聲勢佯攻夏都帝丘和斟尋氏,使他們不敢增援斟灌氏。狐妃純狐則運籌帷幄之中,統領全部戰局,並暗中指使妖狐亂夏人心智。結果斟灌氏孤軍作戰,很快被強大的寒澆軍擊敗,弋邑陷落,斟灌氏首領姒開甲帶領殘部退守斟灌。

寒浞首戰告捷,大封功臣。他封長子寒澆為過王,鎮守過邑,封次子寒戲為弋王,鎮守弋邑。在封賞過後,寒浞大軍在局勢大好的局面下,突然全面撤退。很多人認為,寒浞的這次撤退,是因為這次大戰窮羿國雖然獲勝,但也損傷了很多兵力,許多青壯年都死在了戰場上。再一味打下去可能造成嚴重的勞民傷財,再加上那時候其他小諸侯國,也對窮羿國十分不滿,紛紛導向了夏國一邊。所以寒浞才決定暫時罷兵休戰,養精蓄銳,以利再戰。夏王相此時本來有足夠的能力反擊,糾集其他諸侯國反戈一擊,但夏相被窮羿國強大的攻勢嚇破了膽,不敢組織軍隊進攻,而是下令加強各邊境城邑的防守。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夕羽惠剛剛提到的,寒浞的撤軍其實是與窮羿國的承天天柱有關。根據寒浞的性格,他絕對不會在意所謂的“名聲”,如果他如此在意名聲,當年也不會先殺後羿,又誅殺有窮族人了。寒浞更不會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輕易撤兵,所以夕羽惠覺得第二種說法比較靠譜。也就是寒浞在窮羿國內,發現了承天天柱!

寒浞雖然是窮羿國君,但是從來都沒有找到傳說中的承天天柱。據說只有後羿知道天柱所在的位置。後羿一死,承天天柱的位置就變成了一個謎。但是寒浞一直都沒有放棄找尋承天天柱,而且狐妃亦是派人在四處的搜尋。

承天天柱是在混元初開階段,支撐天與地的神柱,可謂是天地的脊梁。天宮之上支撐南天門的鼎玉柱也是承天天柱的一部分,可見承天天柱不僅支撐人界,也支撐著天界。承天天柱有些類似於西方神話中的岡達斯神柱,是一種最初的世界起源,地位和諸神並列。

身在窮羿國的純狐找到了承天天柱,這個消息傳達給了寒浞,所以寒浞才急忙收兵返回窮羿。

之後在丁酉公元前2004年,也就是六年之後,寒浞再次調集軍隊,與夏相展開第二次決戰。他仍命寒澆率主力部隊攻打諸侯斟灌氏,斟灌氏首領姒開甲率軍迎敵,中了寒澆的埋伏,伏兵四起,將夏軍四面包圍,姒開甲率將士拼死突圍,最後全部戰死。寒軍攻占了夏都斟灌,大肆屠殺城中百姓。幸存者皆被捆索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