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仙人浪(一)

也就是僅僅才向前走了有五分鐘左右的時間,我們眼前的路就不再是這種看起來平坦的路了,而是出現了“上下坡”似的道路。前方的路就像是一層層起伏的波浪一樣,一層連著一層。這些路的表面都被積雪覆蓋了,所以目測也看不清楚坡度到底有多大。這一段上下坡的起伏路,看起來水平長度都有近百米,估計算上坡度的路程,起碼有一公裏不止。

“這他娘的是什麽地貌?還沒進山呢,怎麽這裏就出現了這種路?”大凱在一旁嘟噥著。

東哥忙對我們解釋說,這條路當地人稱之為“仙人浪”,相傳當年太白金星在這裏登天成仙,當時此地的大地化為一朵朵泥土制成的浪花,一浪接著一浪的將太白金星“送推”到了天空。而後這裏便留下了如此獨特的仙人浪地貌特征。當地人還有種說法,就是踏上仙人浪,會延年益壽,修道之人若道行高深,那麽這裏的仙人浪就會再次“動”起來,助修道之人踏浪升天,定能修成正果。在天氣轉暖之後,有很多姚王村的老人,會來到這裏象征性的走兩步,以求延年益壽。

“好兆頭,好兆頭。出門這麽多次,第一次遇到吉祥地兒。既然老頭老太太都能沒事兒走兩步,估計這裏的坡度也不大,除了積雪厚一點,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事兒。咱們別墨跡了,還是抓緊時間走吧。”大凱一邊笑呵呵的說著,一邊就想要下坡的地方走。

東哥一把就攔住了大凱,一副認真的表情對大凱說,可能之前他說的不太清楚,老人來這裏就是在周圍走兩圈,沒人下坡走到仙人浪裏面去,因為這裏的路不要說是對老人而言了,就算是對我們來說,也是坡度略微陡峭。以前就有老人失足摔死在仙人浪之中,這種事情發生了不下十余次。現在路面都是厚厚的積雪,所以更難以看清坡度,我們不能這種徒步往下走。

這個時候風幹雞走到了我們跟前,伸手向左前方指了指,告訴我們,昨天他們在經過這個地方的時候,已經在各個坡的頂端,固定好了繩索,我們現在可以抓著繩索,慢慢地經過這片區域。

順著風幹雞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前方地面上面釘著三把類似雪鏟一樣的東西,三分之一的柄都被積雪埋住了。雪鏟頂端的柄上還系著粗粗的登山繩。

看到這三把釘在地上的雪鏟,東哥不由喜上眉梢,拉著我們過去,並讓我們按照風幹雞說的那樣,一邊拉住系在雪鏟上面的登山繩,一邊慢慢地往下走。這樣哪怕一旦發生失足,登山繩和這裏厚厚的積雪也會起到緩沖的作用,不至於把人摔出什麽狀況。

我走到那三把雪鏟的附近,向前看了看,正如風幹雞所說,他們昨天經過這裏的時候,在每一道坡上,全都固定了三把雪鏟,上面也都系著登山繩。我試著抓著雪鏟搖晃幾下,試試雪鏟釘的牢不牢靠。結果我用力搖晃,雪鏟始終是紋絲不動。風幹雞在一旁不由得對我說,鏟子都是完全鏟進了地裏,所以承受一個人的重量完全不成問題。說話間,風幹雞就首先拉住登山繩,慢慢地往坡下走去了。

雪鏟所插地位置,繼續比周圍都矮不少,看來昨天他們在固定雪鏟的時候,已經先把地上的積雪清理了,以方便釘入雪鏟。這裏的溫度起碼也有零下二十幾度,地面不說是堅硬如鐵,但是肯定異常的堅硬,但是雪鏟的頂端,正如風幹雞所說的一樣,完完全全就被釘在了地裏,留在地上的部分僅僅是長柄。我不由覺得驚訝,這要用多大的力氣,才能將鏟子完全插進地面呢?

在風幹雞開始向下走的時候,夕羽惠和夏夏也將旁邊兩個雪鏟的登山繩纏在了手腕上,開始向坡下行進。

他們三個人走路的步速都很慢,而且一直是小心翼翼,夕羽惠時不時的還警惕的向周圍看看。這段看起來也就是十米左右的坡長,他們三個人平均也要用五分鐘左右,才能下到坡底。坡下的積雪非常厚,差不多沒過了夏夏和夕羽惠的腰,二人幾乎是趟著雪在走。夕羽惠在到達坡底之後,朝我們招了招手,示意我們也快點下去。風幹雞和夏夏這個時候已經又開始向對面的坡上走了。

“姑爺啊,別愣著了,咱也快點向下去吧。抓緊繩子慢慢向下走,千萬別覺得坡不陡,可就走的快啊,一定慢一點。雖然下面都是積雪,但是摔一下也是夠那嗆。”東哥叮囑我說。

於是我、大凱和東哥,三個人又拉著繩索,慢慢地向坡下面移動。有了之前東哥的一再叮囑,我起初走的非常小心,坡上的積雪也沒有想象中的厚,僅僅是到了小腿以下而已,並且坡度並不陡峭,這種坡度小跑著都能下來,根本用不到什麽登山繩做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