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月泉九眼》第17章 答案就在古書裏

那本《鏡花緣》是在茗嶺找到的,當時古書就在蔣紅玉的屍骨上,目錄的幾段標題還用紅筆圈注了。我們研究了很久,都不知道那本李汝珍寫的小說有什麽用,蔣紅玉又為什麽把其中幾回題目圈住。

木清香很在意那本書,拿到那本小說後,她就不厭其煩地反復閱讀,甚至把小說帶進騰格裏沙漠。我忙問書中可有穿越焚風的方法,沙漠的焚風要比山野焚風厲害,出了差錯就不好辦了。其他人也唧唧喳喳地問,到底怎麽穿過焚風,我怕影響木清香思考,所以就叫他們別吵了。

我清楚地記得,在《鏡花緣》那本小說裏,被蔣紅玉圈起來的標題有:

第01回女魁星北鬥垂景象老王母西池賜芳筵

第06回眾宰承宣遊上苑百花獲譴降紅塵

第20回丹桂巖山雞舞鏡碧梧嶺孔雀開屏

第30回覓蠅頭林郎貨禽鳥因恙體枝女作螟蛉

第61回小才女亭內品茶老總兵園中留客

第69回百花大聚宗伯府眾美初臨晚芳園

第77回鬥百草全除舊套對群花別出心裁

第93回百花仙即景露禪機眾才女盡歡結酒令

第94回文艷王奉命回故裏女學士思親入仙山

第96回秉忠誠部下起雄兵施邪術關前擺毒陣

第100回建奇勛節度還朝傳大寶中宗復位

“原來這些用紅筆圈注的標題是有意義的。”木清香語氣平緩地說,“直到行至古城前,我才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你之前就猜出來了?”我驚訝地問,“那你怎麽不早說?”

小堂妹也心急地連連發問:“到底有什麽方法,難道要穿宇航服走進去?古時的小說能留下什麽有用的信息?”

我很納悶地附和:“是啊,那幾個圈起來的標題有什麽隱義,我看了很多遍了,好像什麽意義都沒有。”

在眾人期待又驚訝的目光中,木清香把書遞給我,讓我念書被圈注的標題數字。我迷糊地接過書,腦子一片空白,機械地念:01062030616977939496100。這串數字很長,幾乎沒有規律可循,斷然不是數學密碼,而且解開了數字密碼也不能把焚風吹走。其他人都看不懂這串數字,南宮雄是搞科學的,他都弄不懂,更別指望我們這群粗人了。

木清香在我們犯糊塗時,已經從包裏取出一片碧綠的茶葉,由於在沙漠裏待了三天,葉子已經有點蔫了。拿出那片茶葉後,木清香就把葉子放進水壺裏,然後這事就暫時沒下文了。

我看得目瞪口呆,回過神後就問這是哪出戲,怎麽才演了一半就偃旗息鼓了。木清香滿不在乎,懶得理我的疑問,反問我有沒有理解那串數字的意義。我要是知道,還用問嘛,幹脆就搖頭表示不知道。陳叔和安叔的胃口被釣起後,他們就不再鬧著要離開,一直很配合地站在一旁認真聽。

木清香沒等我們再問,她就說那些數字就是一首茶歌的音律,並不是什麽亂七八糟的密碼。我以前也聽過不少茶歌,可惜流傳地不廣,大部分人都把它與山歌混淆了。茶歌和茶舞、茶燈、茶詩歌、以及茶戲一樣,都是茶文化的一部分,是由茶葉生產、飲用而派生出來的。

茶歌初現時沒有統一的曲調,後來產生了專門的“采茶調”,使得茶歌和山歌、盤歌、五更調、川江號子並且,成為南方一種傳統的民歌形式。據史料記載,茶葉成為歌詠的內容,最早的茶歌見於西晉的孫楚《出歌》,其稱“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姜桂茶荈出巴蜀”,這裏的“茶荈”就是茶葉。至於專門詠歌茶葉的茶歌,此後從何而始,已無法查考。

茶歌除了詩詞,還配有音律、樂器,但古時的茶歌音律很特別,起初與別的歌舞音律完全不一樣。相傳,古時的茶歌是一位不知名的茶人,以術數的方式記錄下音律的。傳至唐朝時,茶歌音律就被陸羽簡化成了單純的數字,除了陸羽本人就很少有人了解其中的玄機了。到了宋朝,記錄茶歌音律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以前的茶歌就淹沒在歷史海洋裏。

我在南洋時聽祖父用笛子吹過一曲茶調,音樂舒緩,輕盈飄逸,喝茶時聽是一種極大的享受。不過,我也很少聽到,因為祖父擔心有人嫌他吵,所以只讓我開開耳界,從此就收手不幹了。現在,聽木清香的口氣,而那串數字就是失傳的茶歌音律,而且她能解讀出來。

說到這裏,木清香就把泡在水裏的茶葉取出,然後叫我交出大茶八卦針的盒子。我愣頭愣腦地遞出盒子,其他人都嚷著熱死人了,急著躲進古城避暑。木清香把針盒撬開,將被水泡肥的綠色茶葉插在密集的針上,然後就對我們說:“一會兒你們一定要跟著我走,千萬別掉隊,路建新你負責看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