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2/8頁)

聽龍夫這麽一說,偵查主任就在嘴邊浮起一絲微笑反問道:“你想說,是不是他的同夥幹的?對吧?”

“是啊。”

“我們也正順著這條線索追查呢。”

“追查?這麽說已經發現了嫌疑人了?”

對於這個提問,主任不置可否地閉上了嘴唇。似乎是為了掩蓋自己的曖昧態度,他從褲子口袋裏掏出了一支皺巴巴的香煙。典子捅捅龍夫,龍夫立刻拿出火柴給主任點了火。

“謝謝。”伊原警部補向典子道了謝。

“剛才您說到對現場進行了仔細搜查,”龍夫改變了提問的矛頭,“那麽,有沒有發現兇器以外的,能成為破案線索的東西呢?”

“沒有。”主任立刻回答道。

“可是,我聽說刑警們曾拼命尋找過火車票碎片什麽的……”

“誰說的?!”伊原主任目光一閃,厲聲問道。

“是聽附近的村民說的。”

主任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說道:“是的。在屍體的附近發現了三等火車票的碎片。不過,現在還不好說和案子是否有關。只是為了慎重起見,才找火車票的其余碎片的。可是,一片也沒有找到。說不定只是風將那碎片從別的地方刮過來的。”

“掉在屍體旁邊的火車票碎片上,有文字嗎?”

“什麽也沒有。雖說是火車票,其實只是火車票的一角,正好是沒有文字的部分。”

龍夫用懷疑的目光看了看主任。然而,伊原主任並不像是在說謊。

“如果碎片上有發車的站名或目的地,哪怕是出票的時間,就會非常有參考價值了。”主任用頗為遺憾的口氣說道。

“車票新嗎?”

“比較新。”主任答道,“不像是在那之前三四日買的。從其新舊程度看,至多是在兩三天之內買的。”

典子在一旁聽了,心中暗想:如果這火車票是兇手或被害人的,那麽在通常情況下,就應該是乘車之前或者中途下車時帶下來的。所謂通常情況,就是指到站後一般要將車票交給剪票口;如果不交給剪票口,自己帶出來就屬於特殊情況了,應該除外。而離開現場最近的火車站是真鶴車站,在那裏上下車的乘客應該不多。

龍夫似乎也想到了這一點,因為他問主任:“去真鶴車站調查過了嗎?”

“去過了,也沒有找到一點線索啊。”伊原主任搖了搖頭說道,“車站上的工作人員說不記得有長得像被害者那樣的乘客。當天也好,前一天也好,上行下行的乘客都沒有幾個。如果被害者在這些乘客裏面,總會有工作人員記得他的相貌的。既然沒有,就只好認為被害者並不是在真鶴車站下的火車了。”

說好的五分鐘快要到了,龍夫有些著急。

“從車站到現場附近,有目擊者嗎?”

“也沒有。”

“這麽說來,被害者是怎麽來的,全然不知了?”

“就目前而言,是全然不知。”

“可是,現場就是從小田原到熱海的公路,巴士、汽車、卡車都能在上面跑。這方面也沒有什麽線索嗎?”

“巴士方面也調查過了,可是沒發現什麽線索……喂,你也問得差不多了吧?”主任看了看手表說道。

“請稍等。巴士方面不行的話,卡車方面又會怎麽樣呢?”龍夫想要拖住他。

“卡車?”

可能是出乎主任的意料之外了,他的眼神有些變化。

“就是,會不會是卡車將兇手和被害人帶到了現場?”

主任沉默不語。

“主任您剛才不是說過,兇器也可能是扳手嗎?扳手和卡車不是很般配的嗎?”

“……”

“還有,尤其重要的是,被害者木下一夫曾經就是一名卡車司機。您看這裏有沒有什麽關系呢?”

伊原主任遮羞似的將已經燒得很短的煙頭遞到嘴邊,不過煙頭卻馬上熄掉了。

“你是說,要找出那輛卡車來嗎?”主任有意盯著龍夫的臉問道。

“是的。”

“早就安排下去了。”伊原主任宣告道,“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可疑車輛的報告。”

“是這樣啊。”龍夫朝下看了一眼,隨即擡起頭來,說道,“從報紙上看,木下一夫曾經是卡車運輸公司的司機,這條線上也沒有什麽線索嗎?”

主任再次沉默了。他粗壯的脖子上正在往外冒汗。

“譬如說,以前的搭档什麽的……”龍夫再接再厲地說道,“長途貨運卡車應該是兩個司機輪流駕駛的。”

伊原主任依然保持沉默。

“主任,您剛才說正在追查嫌疑犯,就是這條線上的嫌疑犯嗎?”

“嫌疑犯已經發現了。”偵查主任顯示出了官方的權威,說道,“但是,這不能告訴你們。因為最近報紙常常把嫌疑犯隨意寫成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