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2/6頁)

十六點五十五分,峰岡在伊丹下了飛機,將預約券讓給別人,又乘坐十八點零五分的飛機回到羽田機場。雖然十七點零五分也有一班回東京的飛機,但他肯定趕不上。

他目送著自己的替身乘坐十七點十分起飛的飛機前往板付,再氣定神閑地折回東京。

沒錯,峰岡就是這樣回到東京的!

三原終於讓大阪至福岡航班上峰岡的“幽靈”現了原形。

“我有預感,咱們馬上就能結案了。”三原兩眼放光,“鳥飼警官,你熟悉鐘崎這個地方嗎?”

“挺熟悉的,”鳥飼點了點頭,“我們警署還經常組織去那兒野餐呢,那裏景色挺不錯的。”

三原立刻前往資料部,取來了五萬分之一比例的鐘崎地圖。

原來如此。正如福岡警署的警員說的那樣,鐘崎的海岸線曲曲折折,地圖上也標出了“織機神社”的位置。

峰岡周一打車去了鐘崎附近,但他不希望其他人發現自己是打車過來的,就把車停在了海岬背後。他順利見到了梶原,勸他從福岡食品工業辭職,而梶原也同意了。之後他再回到車裏返回福岡。

警方終於抓到了峰岡與梶原接觸的實證。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梶原究竟被峰岡藏到哪裏去了?

峰岡料想到警方會查到照片是梶原拍攝的,才把他從福岡帶了出來。畢竟,峰岡是個心思縝密的男人。

兩人在鐘崎談妥了相關事宜。然而,要讓梶原首肯,峰岡必須給出足夠吸引人的條件才行。

莫非是誘人的薪資?還是利用了地方城市的青年對東京的向往?無論是何種情況,來到東京的梶原必定在峰岡的介紹下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三原首先想到了峰岡經營的極光交通株式會社。

這一選項看似合情合理,實則不然。警方發現梶原不會開車,這樣自然成不了出租車公司的員工,當然他也沒有技術從事修車的工作。

即使峰岡把梶原叫來了東京,把他安置在自己公司裏也很危險。警方一旦察覺到梶原的存在,最先調查的必然會是峰岡的公司,所以謹慎的峰岡絕不會在自己的公司給他安排工作。

保險起見,警方還是秘密調查了一下極光交通的所有員工,然而最近並沒有疑似梶原的人物成為公司的新員工。

那峰岡會給梶原一些生活費,讓他暫避風頭嗎?不會吧,梶原自己肯定也不會答應。

“梶原不是很喜歡拍照嗎?峰岡會不會看準了這個……”鳥飼重太郎說道。

原來如此,這倒有可能。

要是峰岡提出要為梶原創造條件,讓他用攝影技術安身立命,梶原定會上鉤。而東京就是學習攝影技術的首選之地。

“這確實很有可能啊……”三原也贊成鳥飼的猜想。

那麽梶原那樣的照相狂人,會如何在東京學習攝影呢?

最正規的方式是進入攝影學校學習,或在著名攝影師手下當助手。除此之外,去照相材料店、相機制造商、膠片公司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基本可以排除梶原去相機制造工廠工作的可能性。因為他的夢想是攝影師,而不是攝影公司的職工。他之所以會輕易答應峰岡的邀請,也是看到了實現夢想的曙光吧。

三原調查了東京的攝影學校。不算普通大學的攝影專業,總共有五家攝影學校。然而調查結果卻顯示,他們最近都沒有錄取過梶原那樣的新學生。

那麽,最有可能的就是成為著名攝影師的助手了。

三原突然想到一點,梶原是瞞著周圍的人離開福岡的,就連他的好朋友都以為他投奔父母去了。這必然是峰岡的指示,可梶原也不可能毫無理由地服從峰岡的命令。他畢竟是個成年人,即便峰岡下狠命令,他本人不同意,也沒法強迫他。

那他瞞著周圍人的原因就顯而易見了。

峰岡向梶原建議:在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攝影師之前,不要聯系家裏人和朋友,等到實力在東京得到了承認,再告訴他們也不遲。

出人頭地之前,不要向別人透露自己的行蹤。

對胸懷夢想的青年來說,這的確是一條極有魅力的建議。況且梶原本來就是因為和父母吵了架才離開家裏的。

在地方的食品工廠當普通職工,一輩子也翻不了身。要是有朝一日能成為一流攝影師——年輕的梶原對此充滿希望。

先向所有人隱瞞,等真的當上了攝影師,再讓鄉下的父母和朋友大吃一驚。

對一個青年來說,這種想法太正常不過了。

如此想來,梶原極有可能正在某位著名攝影師手下當助手。

要找著名攝影師,只要看攝影年鑒就行了。能讓一位地方上的青年胸懷希望、無條件地奔赴東京,對方必定是一位響當當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