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頁)

佐藤繼續直視著蘭登。“你是說,他所相信的藏在華盛頓的這個秘密……是一個幻想?”

蘭登點點頭。“一個非常古老的神話。確切說來,這個有關古代奧義的秘密公元前就有了。流傳數千年之久。”

“現在仍在流傳?”

“和許多不可信的信仰一起流傳著。”蘭登經常提醒他的學生,現代宗教中的大部分故事都經不起科學驗證:每一樁事兒都是這樣,從摩西分開紅海……到約瑟夫·史密斯透過一副有魔力的眼鏡翻譯發掘於紐約北部的《摩門經》,經文刻在一系列黃金薄片上。被廣泛接受的思想未必經得起檢驗。

“我明白了。那麽,這個……古代奧義到底指什麽?”

蘭登嘆了口氣。你有一兩個星期的時間嗎?“簡單說來,古代奧義指的是很久以前長期累積下的一套秘密知識。這種秘密知識的蠱惑人心之處在於,據說能讓掌握它的人獲取隱匿在人腦中的強大能量。被授予這種知識的先哲們發誓要守護這一奧義,確保其不為外界所知,因為他們認為對於未經開化的大眾來說,這種知識的能量過於強大,過於危險。”

“危險表現在哪些方面?”

“保守這一秘密的道理如同我們不讓小孩子玩火一樣。在使用得當的人手中,火能提供光明……但若落到不合適的人手裏,火也能造成極大的毀滅。”

佐藤摘下眼鏡盯著他。“告訴我,教授,你相信這種具有強大能量的知識真的存在嗎?”

蘭登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古代奧義一直是他學術生涯中最大的悖論。事實上,世界上每一種神秘傳統都圍繞著一個思想——確實存在能對人產生深刻影響的知識,這種知識神秘而不可思議,仿佛具有神聖的法力:塔羅牌和《易經》的魔力是向人們預言未來;煉金術通過杜撰的魔法石指示長生不老的路徑;威卡(1)應許那些高級信徒們施展魔咒的能力。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身為學術研究者,蘭登不可能對歷史記載中的這些傳說視而不見——被發掘的文件、手工藝品和藝術作品,確實都明確顯示古人有過非凡的智慧,並且,他們只可能把這種智慧編織在寓言、神話和圖符之中,以確保只有那些有資格被接納的人方可獲取智慧的力量。不過,作為一位現實主義者和懷疑論者,蘭登一直都對此存疑。

“這麽說吧,我是一個懷疑論者,”他對佐藤說,“我從未在真實世界裏見到過任何證據能表明古代奧義不止是傳說——一種不斷重復的神話母題。在我看來,如果人類真的有可能獲取某種神奇能力,那倒能證明奧義真的存在。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人獲得過超人的力量。”

佐藤挑了挑眉毛。“那麽說並不完全屬實。”

蘭登猶豫了一下,他意識到對於許多宗教信徒來說,人類神祇的先例確實存在,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基督耶穌。“毫無疑問,”他說,“許多知識分子也相信那種能夠給人力量的智慧存在,但我還不能確信。”

“彼得·所羅門屬於那一類知識分子嗎?”佐藤問道,目光瞟向下面的那只手。

蘭登無法從容地正視那只手。“彼得的家族,歷來熱衷於一切與古老秘密有關的事物。”

“那就是說,他是?”佐藤問。

“我可以向你保證,即使彼得相信古代奧義真實存在,他也不可能相信能夠通過什麽隱藏在華盛頓特區的入口去找到它。他通曉充滿隱喻的符號學,而綁架他的人似乎不懂這個。”

佐藤點點頭。“所以,你認為那個入口只是一個隱喻。”

“當然,”蘭登說。“無論如何,從理論上講是這樣。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隱喻——一個神秘的入口,你必須得到啟悟才能被授權進入其中。入口、門,都是相當普遍的符號建構,入門象征了某種改造作用的儀式。要尋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奧義入口,如同找到一扇真正的天堂之門。”

佐藤似乎此刻正在思考著他的話。“不過,看上去好像所羅門的綁架者相信你能幫他打開那個真實的入口。”

蘭登又嘆了口氣。“他和許多狂熱分子犯的是同樣的錯誤——把真實與隱喻攪和在一起了。”同樣,早期的煉金術士們也曾徒勞地想把鉛煉成金,從來都不曾意識到鉛成金只不過是關於激發人類潛能的隱喻——把一個麻木的、無知的家夥轉變為一個聰明的文明人。

佐藤指著那只手。“如果這個人要你去為他找到某種入口,為什麽他不幹脆告訴你怎麽去找?為什麽要布置這樣一個戲劇化的場景?為什麽要給你一只文有刺青的手?”

蘭登也向自己提過同樣的問題,答案卻是無法確定。“看來,我們要對付的這個人,雖然精神不是很穩定,但受過良好的教育。這只手證明了他非常精通神秘主義以及符號的秘密。不用說,他對這個大廳的歷史相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