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2頁)

“它果然……浮著。”他激動地說。

“它最好浮著,”維多利亞答道,“反物質極不穩定。從能量學的角度講,反物質是物質的鏡像,在相遇的瞬間,兩者會立即湮滅抵消。因此把反物質與物質隔離是一大挑戰。而且地球上的萬物皆由物質構成,所以在存儲反物質時,我們必須保證它不會觸碰任何物質——哪怕是空氣。”

蘭登大吃一驚。在真空中工作。

“這些反物質捕集器,”科勒用蒼白的手指摩挲著一個儲存器的底部,滿臉訝異地插問,“都是你父親的設計嗎?”

“事實上,”維多利亞說,“它們是我的設計。”

科勒驚奇地擡起了頭。

維多利亞謙遜地說:“我父親制造了第一批反物質樣品後,為存貯的問題頭痛了好一陣。後來,他采納了我的建議,把反物質儲存在真空密封的納米合成容器中,並在兩端安置磁極相反的電磁鐵。”

“看起來你父親的腦瓜也不夠用哦。”

“並非如此。我只是從自然界借鑒了這個方法。被戲稱為葡萄牙戰艦的僧帽水母(3)捕食的時候就是用刺絲囊把毒液注射到獵物的體內,再用觸手把它團團圍住。而反物質捕集器的原理也是一樣。每個儲存器有兩個電磁鐵,一頭一個。它們磁極相反的磁場在儲存器的中央交叉,把反物質托住,懸浮在半空中。”

蘭登連忙瞥了一眼儲存器。反物質果真浮在真空裏,什麽也沒碰著。科勒說得對,這是天才之作。

“磁鐵的電源在哪?”科勒問。

維多利亞擡手一指,“就在儲存器下面的支撐裏。儲存器的底座持續不斷地供給電源,確保電磁場正常運轉。”

“萬一磁場沒電了呢?”

“很簡單,懸浮狀態被破壞,反物質墜入容器底部,瞬間湮滅。”

蘭登豎起了耳朵。“湮滅?”這個詞聽來不太順耳。

維多利亞看起來並不擔心。“是的,反物質碰到物質,兩者瞬間抵消。物理學家把這個過程命名為‘湮滅’。”

蘭登大徹大悟。“噢!”

“這是自然界裏最尋常的現象。物質粒子和反物質粒子的碰撞將釋放出兩種新粒子——也就是光子。肉眼看上去,光子就是一簇細小的光線。”

蘭登讀到過一點關於光子的材料,光子——光粒子——最純的能量形式。他想問柯克船長是怎麽用光子魚雷攻擊克林高部落(4)的,但他忍住了。“也就是說,如果反物質掉下去了,會釋放一簇細小的光線?”

維多利亞聳了聳肩。“這得看你認為細小是多大。現在,讓我來演示一下。”她伸手去擰儲存器,試著把它從底座上取下來。

科勒大驚失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前撲了過去,把維多利亞一把推開。他大聲叫嚷著:“維多利亞!你瘋了嗎!”

————————————————————

(1) 《星際迷航》系列是美國兩大科學幻想文化現象之一(另一個是《星球大戰》)。1966年,小說家Gene Roddenbery創作了這部小說。小說以23世紀的星艦企業號在廣闊宇宙中的探尋為主軸,描寫了各種文明與各種未知的生命形式。小說後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又衍生出電腦遊戲,各種玩具……培育出幾代忠實的科幻迷。

(2) 物質由分子和原子組成,而原子由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組成,如果由帶正電的電子與帶負電的原子核組成原子,那麽就是反原子,由反原子就可組成反物質。構成反物質的反粒子的特點是其質量、壽命、自旋、同位旋與相應的粒子相同,但電荷、重子數、輕子數、奇異數等量子數與之相反。

(3) 僧帽水母是一種生活於熱帶海水中的水母,屬多細胞集群管水母類動物,生有淡藍色浮囊,上有帆形寬帽,從帽中伸出許多有蜇刺的長觸手。小魚蝦一旦碰到觸手,觸手上的刺細胞就會將致命的毒刺刺入獵物身體,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使它中毒而死。然後,觸手卷曲起來,將獵物送進水母的口中。

(4) 克林高部落(Klingons)是《星際迷航》中的四個核心種族之一。柯克船長是《星際迷航》中的一個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