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3頁)

衛兵指了指聖彼得廣場。“這是我們所在的方位。《西風》雕塑中呼吸的中心線指向正東方向,正好偏離梵蒂岡城。”那位衛兵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條線,這條線從聖彼得廣場開始,穿過台伯河直到古羅馬中心。“正如您所看到的,這條線幾乎穿越了整個羅馬。它附近大約有二十座天主教教堂。”

蘭登一下子彎下了腰。“二十座?”

“或許更多。”

“有沒有哪座正好在這條線上?”

“那些教堂一個比一個接近這條線,”衛兵回答,“但是《西風》所指的區域和地圖上對應的地區之間,不可避免地會有誤差。”

蘭登盯著窗外的聖彼得廣場看了一會兒。他皺著眉頭,手摸著下巴。“那麽火呢?這裏面有沒有哪一座教堂裏放置著貝爾尼尼關於火的藝術品呢?”

沒人回答。

“那麽方尖碑呢?”他接著問,“有沒有位於方尖碑附近的教堂?”

那位衛兵在地圖上查找了起來。

維多利亞在蘭登眼中看到一絲希望。她明白他正在想什麽了。他的想法是對的!前兩個標志就是出現在有方尖碑的或者方尖碑附近的廣場上的!或許方尖碑就是關鍵?會不會是高聳的金字塔標明了光明之路呢?維多利亞越想越覺得用羅馬的四座高塔作為科學祭壇的標志的想法真是妙絕。

“雖然這是胡亂猜測的,”蘭登說,“但我記得,羅馬的許多方尖碑都是在貝爾尼尼時期建造或移過來的。貝爾尼尼肯定參與了這些方尖碑的放置工作。”

“那就是說,”維多利亞補充道,“貝爾尼尼很可能是把標識放在了方尖碑的附近。”

蘭登點了點頭。“對。”

“真是倒黴,”那位衛兵說,“這條線上沒有方尖碑。”他手指著地圖仔細地找了一遍。“即使在附近的區域也沒有。什麽也沒有。”

蘭登嘆了口氣。

維多利亞肩膀垂了下來。她原以為這是個可靠的線索。這件事顯然並不像他們希望的那樣簡單。她盡力讓自己朝好的方向想。“羅伯特,動動腦筋。你一定能找出貝爾尼尼關於火的雕塑的。不論哪個都行。”

“相信我,我一直在想。貝爾尼尼創作了非常多的作品,大約有幾百件之多。我真希望《西風》是指向一座教堂的,如果是那樣也許我們就能解開這個謎團。”

“火,”她急切地問道,“火。貝爾尼尼的作品名中就沒有帶‘火’字的嗎?”

蘭登聳了聳肩。“我想起他著名的煙火素描圖,但那不是雕塑,而且那些東西遠在德國的萊比錫。”

維多利亞皺了皺眉。“你確定氣息所指的方向就是暗示的方向嗎?”

“維多利亞,你也看到那座浮雕了。它完全是對稱的設計。惟一可能暗示方向的就是呼吸。”

維多利亞知道他說的是對的。

“更不用說,”他補充道,“《西風》意味著空氣,所以跟隨那股氣息所指的方向是符合符號學規定的。”

維多利亞點點頭。那我們就跟著氣息的方向好了。但是它到底是指向哪裏呢?

奧利韋蒂走了過來。“有什麽進展嗎?”

“太多教堂了,”那位衛兵回答,“差不多二十四座。我想也許我們在每個教堂安排四個人……”

“算了吧。”奧利韋蒂否決了他的建議。“這兩次我們都知道他要出現的確切地點,可還是讓他給跑了。如果動用大量警力布控的話,梵蒂岡就會處於毫無防備的境地,而且也就無法繼續進行搜查了。”

“我們需要一本參考書。”維多利亞說。“那就是貝爾尼尼作品的索引。如果能查看作品名,也許會發現一些線索。”

“我不知道這管不管用。”蘭登說,“如果這部作品是貝爾尼尼特意為光照派所作,那麽它應該是被放在隱蔽的地方,或許它根本就不會出現在索引中。”

維多利亞不同意他的看法。“那兩座雕塑可是相當出名的。你也聽說過的呀。”

蘭登聳了聳肩,“這倒是真的。”

“如果我們能在作品名中找到‘火’這個字,那麽也許我們就能找到一座雕塑,那雕像剛好處在正確的方向。”

蘭登確信這值得一試。他轉身面向奧利韋蒂。“我需要一本貝爾尼尼所有作品的目錄。你們這兒有沒有關於貝爾尼尼作品的咖啡桌叢書呀?”

“咖啡桌叢書?”顯然奧利韋蒂對這個名詞不太熟。

“沒關系。什麽樣的書目都行。梵蒂岡博物館怎麽樣?他們一定有貝爾尼尼的作品目錄。”

帶疤的那個衛兵皺了皺眉。“博物館停電了。而且資料室非常大,如果沒有館員幫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