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日軍的反攻(下)(第2/2頁)

可惜的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為東北軍的不抵抗政策,導致大量武器裝備落入日軍手中,其中就包含了這批雷諾坦克,導致中國第一批裝甲兵活動史就此落幕。

因為雷諾輕型坦克的裝甲和火力的關系,日軍並沒有將其裝備給一線作戰部隊,在日軍將領的眼中,這批雷諾坦克完全比不上日軍使用的八九式輕型坦克以及九七式坦克,其主要原因在於,諾雷FT-17坦克分為機槍和火炮兩種型號。

雷諾機槍型裝備了法國制“哈乞開斯1914式”7.92毫米重機槍,而火炮型裝備的則是37毫米口徑的SA18L21火炮,可東北軍當時的坦克並未采用原裝貨,而是使用了遼造十四式步兵炮,也就是日本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的仿制品。

雖然這種坦克在日軍中不算起眼,就連三宅恭次和前田政次都覺得,這玩意兒拖出去打仗,無法提高作戰效率,但眼下對付八目傀儡蛛和寄生者倒是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三宅恭次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上山坡,前田政次和軍官們立即立正。

三宅恭次問:“部隊情況如何?”

前田政次道:“已經集結完畢,派出偵查的分隊也平安返回,偵查發現,在外圍的營地內依然有數量不明的寄生者。”

三宅恭次道:“按照原計劃發動進攻。”

前田政次點頭,還是慎重的遞上作戰計劃書。

三宅恭次只是草草過了一眼,又還給了前田政次。

他不需要看,因為日軍的作戰方式永遠都是那樣,萬年不變的步炮協同,炮擊之後,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分散隱蔽進攻,對目標區域進行包圍。

外面的營地倒不是他擔心的重點,重點在於一旦攻入共榮村之後,又該怎麽打?

普通的巷戰,日軍倒是得心應手,在這一點上,日軍在與中國軍隊作戰時,幾乎沒吃太大的虧,可這次他們面對的不是中國軍人,而是這些怪物。

三宅恭次有些後悔殺死了般若二號,他甚至有些害怕,因為他清楚,如果在今天之內無法解決這些事情,被關東軍司令部處理的人就會是他。

一旦他把共榮村的事情平息了,知情者只剩下他一人之後,有些事就會相對好辦一些。

看著下方待命的軍隊,三宅恭次忽然對那些下級軍官道:“你們下去準備吧。”

下級軍官們敬禮後,一起離開山坡。

前田政次知道三宅恭次有話要私下對他講,否則也不會在大戰將至時將其他人支開。

三宅恭次看著下面的軍隊道:“這裏是一個戰車中隊的兵力吧?”

前田政次道:“是的,因為是臨時調配,不設中隊部指揮所,作戰人數為162人,算上戰車駕駛員和炮手,共計170人。”

三宅恭次問:“前田君,你覺得僅憑一個戰車中隊,我們可以解決這次事件嗎?”

若要是普通作戰,前田政次還有把握說出答案,但面對這些怪物,雖說它們似乎不知道使用火器,但單個戰鬥力超出了他們的士兵。

前田政次如實道:“按照余下共榮村的人數,以及預估的雄蛛數量,我軍與它們的比例大概為1:1.5,這個數量要戰勝對方有些吃力。”

三宅恭次道:“再集結一個小隊的兵力待命。”

前田政次道:“將軍,我認為要徹底解決這次事件,至少還需要一個中隊。”

三宅恭次卻是反問:“前田君,你有沒有想過,一旦這次的事件解決,參與這次事件戰鬥的士兵們就會成為證人?”

“證人?”前田政次納悶道,“什麽證人?”

三宅恭次道:“外圍的士兵還不知道兵變的事情,但參加此次戰鬥的士兵就會揣測為何指揮官變成了你我,而不是石原健次,而且當他們與那些怪物作戰的時候,存活下來的士兵就會將這裏的事情向瘟疫一樣散播出去,到時候軍部就會將我們倆視為罪魁禍首。”

前田政次立即明白了三宅恭次這番話的意思,也知道為何他要支開其他的軍官了。

三宅恭次並沒有打算讓這些參加戰鬥的士兵活下來,他要滅口,就如之前計劃滅口共榮村剩下的村民一樣。

三宅恭次看出了前田政次的遲疑:“前田君,就算我們不這樣做,司令部和軍部也會采取相同的手段,而且到時候被滅口的名單上還會有你我的名字,就算是我的般若計劃成功了,也無濟於事,我也不想這麽做……”

前田政次憋了許久,終於道:“將軍,我無法讓其他士兵將他們手中的槍口對準自己的同伴,我做不到,他們也做不到。”

三宅恭次卻道:“我並沒有說用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