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拖延(下)

胭脂溝實際上是一條河,是額木爾河的一條支流,鹹豐年間,鄂倫春人在此地掘坑葬馬,無意中挖出金粒,此消息立即被散播開來,隨後便被俄國人獲知。俄國人立即帶人到此地采挖,發現了此地存有金脈。隨後多年中,各國冒險家和金礦采集者聞風而至,很快此地就雲集了幾千人之多,原本漠河這個偏僻的地方,因為金礦而變得人口眾多。

當時的清廷得知此事後,多次照會沙俄政|府,要求對方撤回盜采之人。當時的沙俄政|府卻提出了租地采金的意見,清廷無耐只得出兵采取武力驅逐,並派兵駐紮漠河口,增設關卡幾十處,防止金礦被盜采。

當時的光緒帝下旨派李金鏞全力督辦此事,李金鏞歷經千辛萬苦,達到漠河之後,經過勘探和策劃,於1888年,即光緒十四年創辦漠河金廠,僅僅是第二年,該廠的采金量就高達20000兩。

為何又叫胭脂溝呢?說法通常有兩種——

第一種說法是,李金鏞將所采黃金按上繳軍餉、商股分利、礦工分紅等,派撥以後,又把剩余的金子鑄成大錠,交給地方官轉運京城,獻給朝廷。轉運途中,每到一處都被當地地方官刮削去一層。送到京城時各衙門大員又各刮一遍,交給李連英,他將剩下的又刮了一半。最後獻給慈禧太後,並說這是漠河金礦總辦李金鏞孝敬您老人家的。

慈禧看到金錠,只是淺淺一笑:“這金錠肯定原本要比這個大得多,被人層層剝了皮罷了。”

李蓮英聞言忙道:“奴才去查查。”

慈禧卻道:“不必了,這天下哪兒有人不見錢眼開的?這塊金錠就留下來給我買胭脂吧。”

第二種說法是,老金溝因為采金熱變得人口眾多後,大批煙花女子湧入此地,導致當地的窯子林立,甚至還有國外的娼妓到此。這些女子每日卸妝後,洗浴的水流入河中,導致水面上漂浮著一層胭脂,香飄數裏之外,由此得名。

為何要叫溝?原因是采金人把有金脈的河流慣稱為溝。

聽完柳謀正的解釋,三宅恭次冷冷道:“你就想告訴我這些?”

柳謀正道:“將軍,我很清楚的知道,你把我帶到這裏來觀看這場表演的目的是為什麽。你想告訴我,我今天擁有的一切都是你給我的,你可以隨時收回去。但我也告訴你,我不怕死,我也不貪圖權力和金錢,這些對我來說並不重要,你可以威脅我,也可以真的動手殺掉我的家人,但那樣做的後果就是魚死網破,或者用你們的話來說就是玉碎,我知道你會做什麽,但你不知道我會做什麽,不信我們可以試試。”

三宅恭次並未發怒,也沒有做任何舉動,只是笑了笑,轉身離開。

柳謀正看著敞開的大門,只是低頭看著下方一直在哭泣中的關北鶴,他不想把自己從一個棋者變成一枚棋子,而唯一能阻止這種變化的人,只有唐千林。

趁夜逃離秘搜課專列的唐千林等人,在葉達的帶領下朝著漠河的方向連夜趕路。

雖說是在趕路,可唐千林卻走走停停,也不管眾人是不是真的疲憊。

在一間破舊的獵人小屋中休息的時候,唐雨時終於忍不住問:“為什麽不繼續走了?”

唐千林看著篝火道:“休息。”

唐雨時道:“我們為何不到葉叔所說的那個地方休息?”

葉達附和道:“雨時說的有道理,這樣走一段歇一會兒,相反更累。”

李雲帆沒有提問,他知道唐千林這樣做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唐千林道:“你們沒發現,一路上都有人跟蹤我們嗎?而且保持著很危險的距離。”

葉達和唐雨時都為之一愣,唐雨時說著就要去撲滅篝火,被唐千林一把擋住。

唐千林道:“你突然撲滅篝火,等於是告訴他們,我們發現了。”

唐雨時不解道:“你的意思是就讓他們這麽跟著?”

唐千林道:“我們在明,他們在暗,我們在篝火旁,他們在寒風中,遲早會被凍僵,體力和精力都會大幅度下降。”

唐雨時問:“然後呢?”

唐千林擡眼看著他:“然後我和安然一起,雨時你和你李叔叔一道,葉達單獨離開,我們五個人分成三個組,跟蹤我們的人只有兩個,就算他們分開跟蹤我們,到時候我們也可以憑借地理環境和體力因素來甩開他們,然後在你易叔所說的地方集合。”

李雲帆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既然三宅恭次能撬開關北鶴的嘴巴,知道顏氏一族的下落,幹脆就讓他們去對付顏氏一族,到時候就變成我們在暗,他們在明?”

唐千林點頭道:“沒錯,我的計劃就是如此,必須要變被動為主動。”

唐雨時終於坐下,不過心裏卻對唐千林這個對他有恩之人產生了些許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