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第2/2頁)

與《十五少年漂流記》(注10:《十五少年漂流記》,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故事講了十五名少年在包風雨的襲擊下,漂流到無人的荒島上,憑著堅韌的意志力和過人的智慧,終於克服了惡劣環境,安全地返回了故鄉)中的少年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她的生命得到了保障。自從拿到小火爐後,她可以在任何時候燒開水,可以用冒著騰騰熱氣的開水洗澡。她望向鏡中,自己皮膚粗糙,毫無血色,嘴唇青紫。身上的氣味肯定也很難聞,雖然她自己感覺不出來。今後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加清潔,因為一旦生病的話,就會牽涉到腹中孩子的生命的。

她將包裝用的紙箱鋪在地上,睡覺時身上裹著層層的毛毯和衣服。由於衣服和毛毯之間並不能完全毫無縫隙,在下雪的時候就會積滿厚厚的雪。不久,外面傳來了聖誕節的音樂聲。每年,商業街在進行聖誕節促銷的時候都會播放“鈴兒響叮當”或者“平安夜”這類的歌曲。街上此刻肯定已經人山人海,相當熱鬧了——她一邊想著,一邊將杯中的開水倒入口中。那個杯子是別人扔在這裏的,本身也並不是一個杯子,而是一個有裂紋的茶碗,她就把它拿來當作杯子使用。她身上披著好幾層毛毯,啜著杯中的開水,呼出的空氣變成一片白霧,雪花緩緩地落在墻壁上。

肚子已經圓鼓鼓的了,仿佛囫圇吞下了一個小西瓜。胎兒的活動也異常活躍。她用嘶啞的聲音對著自己的孩子說道:

“能在你出生前離開這裏就好了。”

她並沒有放棄逃跑。她總是將寫好的信放在身旁,準備等那只貓來的時候系在它的項圈上。為了不讓雨水打濕信上的文字,她用了好多塑料袋將那封信層層包裹起來。購物袋還是有很多的,大神在提供食品等生活物資時,都是裝在家美優超市的塑料袋裏一起扔下來的。

在已經聽不到“平安夜”的音樂聲的一天,她被孩子的活動弄醒了,她她掀開裹在身上的層層毛毯,小心的起身,不去碰翻裝滿開水的水壺。水壺裏的水在夜裏還是溫的,但到了早晨就會變涼。她想重新燒開水,便將水壺放在了小火爐上。她將手放在火上取暖,卻聽見一聲動物的叫聲。

一只貓正站在遠處,脖子上戴著紅色的項圈,一身淡茶色的毛,正是以前來過這裏的那只貓。她突然動了一下,那只貓仿佛受到了驚嚇,但並沒有逃開。心臟的跳動開始加速。可能是察覺到了這一突發情況,腹中的孩子也毫不客氣地動了起來。她凝視著那只貓的眼睛,慢慢地從袋中拿出昨天吃剩下的香腸。那只貓仿佛起了興趣,來到了觸手可及的範圍。她戰戰兢兢地撫摸著貓的後背,那種溫暖的觸覺令她的心頭湧起一陣火熱。她想就這樣一直撫摸下去,但是,她還有該做的事情,她必須讓那只貓將自己的【話】傳達給某人。

她將那封信夾在貓兒的項圈上,並且用繩子系緊,以防掉落。繩子是她扯碎塑料袋做成的。

她松開手,那只貓叼著香腸跑進了銀行和雜居公寓之間的窄縫裏。那道縫隙只有十五厘米左右的寬度,人是無法進去的。她一直望著那道縫隙,直到貓兒的背影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