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荒山密道(第3/5頁)

王小二是一個標準的樸實農民,淳樸得讓人不忍欺騙。他執意不要我的錢,我也就沒有勉強,向他問了山上的一些大概情況,便單槍匹馬地向上爬去!

※※※

山並不高,只有三四百米,我繞到山的另一邊,那是一個緩坡,爬起來並不費力。

這座山和其他高達萬仞的名山峻嶺比起來只能算是一個小土丘。從北方地貌特征來看,像這種在平原上突起的小山,百分之九十都是石頭山。而這座小山丘卻很明顯是土山,在山體表面很難見到裸露在外的石塊,只有在山下那個懸崖上能見到裸露出來的堅硬巖石。

雖然是土山,但這裏又有一些不同,這裏的土質不是黃色或者黑色,而是淡綠色的,望過去綠油油的,令人心胸舒暢。這自然不是因為地表覆蓋著許多矮小植被,而是土質的本來顏色。上面也沒有許多高大的樹木,這樣說不大準確,應該說根本就沒有樹木,只有齊腰深的植物,或者叫野草,因為無論從植株高低還是枝葉形狀來看,都絕對不會是樹木,只是這裏的草長得比較高大,我對植物向來沒什麽研究,就連最普通的植物也不容易分辨出來,自然也不認識這些高大的植物叫什麽名字了!

也許是土質的原因,這裏雖然沒有樹木的遮擋,長草長得卻並不稠密,一株和另一株的距離都不下十幾米,而且更為奇特的是這些草並不是綠色的,而是微微發紅,如果離得很遠看的話,碧綠的地表中點綴著一些淡紅,確也算得上是美景。

我雖然感到奇怪,但也無心研究這裏奇特的地貌特征,爬到山腰就斜著向懸崖的方向行去,那裏或許能尋找到一些白楓曾經留下過的痕跡!

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我終於爬到了懸崖邊上——當然這裏也幾乎接近山頂,再往上爬上七八十米,也就到了山頂。

懸崖橫寬約有一二百米的樣子,我從左到右順著懸崖邊一點一點地查看過去,不敢有絲毫放松,也許一個腳印,一枚紐扣都有可能在我不經意中疏忽過去。

我一步一步地向右查看,只走了五六十米,就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痕跡。

這不是我細心的結果,而是那痕跡太明顯了,如果我不低頭一路向前走也絕對不會錯過去。

與其說那是一串腳印,不如說好像是有人故意踩上去的,駁雜的腳印一個接一個地深深印在綠色的土壤中,一直向上面延伸,延伸到七八十米高低的山頂。

我站在懸崖邊上腳印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下被切分成許多塊的土地阡陌。沒錯,剛才我就是站在山下大約這個位置,王小二說,他就是在這裏撿到的這件寫著字的血衣!

我吐出一口氣,向前方那行腳印看了看,上去,這是唯一的選擇。

我順著腳印一步步地上到山頂,頓時有一股涼風迎面吹來,山頂方圓約有一兩裏,如同一塊平整的田地,我怎麽也想不到山頂上竟是這樣的一馬平川!而且,山頂不是綠色的,而是一整塊裸露在外的平整巖石,斑駁醜陋的石面像是剛剛被炸彈炸過一樣。其實不用費心尋找,也能一眼望到邊,上面除了巖石之外,什麽都沒有!

我感到很失望,本來以為山頂上一定有許多高低起伏的小土包,或者是怪石嶙峋,雜草滿地,我要在上面小心翼翼地尋找好久,最後或者功德圓滿,或者失望而回,再或者和陸華展開一場生死較量。但是,我絕沒想到會是這麽一個結果。

我向山下俯視著,左邊隱約有許多饅頭狀的小土堆,土堆前面豎著一塊塊的小石碑,那裏是一片墓地。我突然想到,幾天前,我們不正是從這片墓地裏將李默然的屍體挖出來的嗎?沒想到轉來轉去,又回到了這裏!

我打算下山,既然沒有什麽發現,我留在這裏也一點用處都沒有。

正在我舉步下山的當兒,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山頂上真的是一塊完整的石頭嗎?

這種想法是不是很奇怪?我剛剛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也是感到很奇怪,奇怪為什麽自己會冒出這個念頭,可是等我將這個念頭在腦子裏又品味了一遍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這個念頭絲毫也不奇怪!

是啊,方圓一兩裏的山頂是完整的嗎?如果不是又怎麽樣呢?

也許從一邊看過去山頂是完整一塊,但有可能是分出許多塊,那麽塊與塊之間是不是存在著縫隙?那麽有沒有可能這些縫隙大到可以使人藏身其間而看不出來呢?

有可能,完全有可能!如果陸華和白楓就隱藏在某一塊巖石縫隙裏,我只是站在邊上瞄了一眼就這樣下山是不是有點草率?

想到這裏,我急忙轉過身來,向山頂中間行去。

這個尋找也不是太費力氣,因為畢竟山頂並不如何寬廣,而且能夠容下兩人藏身的縫隙也不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