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2頁)

答:無可奉告。

問:歐斯納德是諜報人員嗎?

答:無可奉告。

問:現在歐斯納德人在哪裏?

答:我們不知道歐斯納德的行蹤。

可憐的女人。第二天報紙得意洋洋地以一張照片指點她:無可奉告的歐斯納德在達沃斯86的滑雪坡道上,陪在身旁的是年齡大他一倍的社交名媛。

“馬爾畢大使在‘安航行動’展開前不久被召回倫敦提供咨詢。被召回的時機純屬巧合。”

問:多久之前?

答:(還是那位運氣不佳的發言人)不久。

問:在他失蹤之前或之後?

答:這個問題很荒謬。

問:馬爾畢與阿布瑞薩斯是什麽關系?

答:據我們所知,沒有任何關系。

問:以馬爾畢的資歷來說,巴拿馬的職缺算是很委屈的啰?

答:我們非常看重巴拿馬共和國。馬爾畢先生被認為是很適當的人選。

問:他現在在哪裏?

答:馬爾畢大使為處理私人性質的事務,長期請假。

問:可以界定一下是什麽性質嗎?

答:我已經界定過了,私人性質。

問:哪一種私人事務?

答:據我們了解,馬爾畢大使繼承了一筆遺產,可能正在考慮新的生涯規劃。他是一位傑出的學者。

問:這是不是他被開除的另一種說法?

答:當然不是。

問:給遣散費了嗎?

答:謝謝各位來參加今天的記者會。

馬爾畢夫人是家喻戶曉的溫布爾登優勝選手。在溫布爾登的家裏,她很明智地拒絕透露她丈夫的下落:

“不,不。你們大家請走吧,從我這裏得不到任何消息的。我知道你們這些記者家夥的老把戲。你們是吸血鬼,搬弄是非。女王陛下蒞臨百慕大的時候我們就受夠你們了。沒有,我沒有他的消息,也別指望有。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和我一點關系都沒有。喔,我指望他有一天會打電話來,如果他還記得號碼,也湊足零錢的話。我的話只說到這裏。間諜?別這麽可笑了,你以為我不知道嗎?阿布瑞薩斯?沒聽說過,聽起來像家健康俱樂部。沒錯,我聽過。他是在女王生日舞會上吐得我一身都是的混蛋,恐怖的家夥。你指的是什麽,你這個笨蛋,浪漫的關系?你沒看過他們的照片嗎?她才二十四歲,他已經四十七,這還少算了呢。”

我要挖掉法官女兒的眼睛,被拋棄的嫉妒妻子如是說。一篇大膽的報道指稱這對情侶在巴西現身。另一篇報道引述秘密情報來源指出,他們在蒙大拿山頂的一幢豪宅過著奢華的生活,那是中情局為表達特別感謝之意所購置的產業。

“法蘭瑟絲卡·迪恩小姐在巴拿馬任職時辭去外交部工作。她是能力卓越的外交官,對於她的決定我們深感遺憾。但她的去職完全出於個人因素的考慮。”

問:和馬爾畢的因素一樣嗎?

答:(又是那一位發言人,遍體鱗傷卻不屈不撓)下一個問題。

問:你的意思是無可奉告嗎?

答:我的意思是下一個問題。我的意思是無可奉告。有差別嗎?我們可不可以別再談這個,回到正經的主題?

(一位拉丁記者通過她的翻譯提問)

問:法蘭瑟絲卡·迪恩是邁基·阿布瑞薩斯的情人嗎?

答:你在說什麽?

問:巴拿馬有很多人說,她要為阿布瑞薩斯的婚姻破裂負責任。

答:對於巴拿馬很多人可能說的話,我無法有評論。

問:巴拿馬有很多人說史托蒙特、馬爾畢、迪恩和歐斯納德是訓練精良的恐怖分子幹部,由中央情報局賦予任務,滲透巴拿馬民主政府,從內部進行顛覆。

答:這個女人的身份確定過了嗎?你們有人見過她嗎?對不起!麻煩你把記者證給那位工作人員看一下。

奈吉爾·史托蒙特的案子則未掀起大波瀾。外交登徒子浪跡天涯,他在英國駐馬德裏大使館勾引同事老婆這則幾近人盡皆知的舊聞又被拿出來重新炒作,但只上了一天版面。佩蒂·史托蒙特住進瑞士一家癌症醫療中心,再加上史托蒙特善於操縱媒體,讓進一步的飛短流長戛然而止。隨著時間流逝,在這個現在看來顯然龐大難解的英國陰謀裏,史托蒙特被當成其中一個不重要的小角色。套句哈特利旗下坐領高薪的主筆之語,這場陰謀“讓美國脫離困境,證明英國在保守黨領導下,有能力在有悠久傳統的大西洋聯盟中,成為意志堅定且受歡迎的夥伴,無論其所謂的歐洲盟邦是否選擇在邊界線棄權。”

一小支英國軍隊象征性地參與入侵行動,在聯合王國以外的地方幾乎未曾引起注意,但在國內卻成為舉國歡騰的理由。比較大的教堂懸掛聖喬治旗幟,還沒逃學的學童則獎賞假日一天。至於潘戴爾,這片土地上每一家愛國心切的報紙與電視台,都對他的名字下了全面封殺的禁令,絕不容提及。這就是特務的宿命,不論在哪裏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