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2/3頁)

南靖王看出她們的心思,微微一笑,溫柔地對蘇櫻說:“蘇姑娘,讓秋水先說吧,她一向穩重,今日眉眼間帶著興奮,一定是發現了重要的事。”

蘇櫻趕緊點頭,說:“是,是。秋水姑娘請。”

秋水臉上飛來一抹紅暈,有些不好意思,她看了看在座的幾個人,說:“上次我們在張通與陳六一往來的記錄裏發現有不明下落的火器,根據王爺所給的線索,我們將調查的範圍擴大到北疆、韃靼部落等地。又暗訪了朝廷裏的一些老人兒,順藤摸瓜一路查下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她看了看在場的人,興奮地繼續說:“陳六一是韃靼貴族,本名乞顏赤那!”

南靖王、蘇櫻和余玲瓏都一時語塞,深為震驚。

“此事,可確鑿?”南靖王向前欠了欠身,問道。

“千真萬確。”秋水堅定地說,“這件事要追溯到十幾年前,當時陳六一已經掌舵暗衛,雖然暗衛從不公之於眾,可朝廷上下的官員無一不知,官職較高的人也都見過陳六一。當時韃靼王的胞弟以進貢之名訪問大明,接待他的是禮部尚書王元,他說,那個韃靼王爺來京城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失散多年的弟弟,還拿了一張羊皮畫像。據禮部尚書王大人所說,他當時一看,竟發現畫中之人與陳六一一模一樣,絲毫不差。他當時也不敢應承,只是差人去打聽了一下,結果都碰壁了。無奈只能當不知此事,送韃靼王爺回去了。可事後沒多久,他就因為先帝柳妃晉封典禮一事被革了職,被貶到山西了。這麽多年,他一直對此事憤憤不平,他覺得自己被貶一事和陳六一仿佛有著什麽關系,可無奈自己沒證據,此事也只能作罷。”

南靖王聽著秋水的講述,說:“只憑一張畫像和王元的供述,似乎也不完全可信。”

“沒錯。”秋水看著南靖王,繼續認真地說,“所以我們根據這個線索,繼續往下查,找人在韃靼的察哈爾、土默特等部落進行走訪,最後都得到了一個共同的答案,現任韃靼王的叔父曾有一子叫乞顏赤那,在三十多年前因家族變故逃到了中原。我讓畫師畫了幾張陳六一的畫像,拿給部落的人看,他們都說有幾分相似。因為族中出現了叛逃的貴族,並不是什麽光彩的事,韃靼王暗裏尋過幾次,也沒結果,此後便不了了之。”

大家聽了秋水的講述,都陷入了沉思。

余玲瓏見大家都沒說話,她看了看大夥兒,眨著眼睛說:“這有什麽難的?”

大家聽她這麽一說,都看向余玲瓏。

余玲瓏歪著頭,幹脆地說:“你們看陳六一的長相,活脫兒就是韃靼人啊,想想他的樣貌跟咱們中原人完全不一樣啊!”

南靖王、秋水和蘇櫻也恍然大悟。秋水說:“確實是啊!”

南靖王一笑,道:“長相確實是韃靼人的樣子,可如果他的身份是韃靼貴族……”

“沒錯。”蘇櫻看著大家說,“我覺得,韃靼王那邊不一定真的沒尋到陳六一。或許已經尋到了,只是沒有對外說起,而是留他在大明做信息和貨物的往來,才是關鍵。”

秋水點了點頭,說:“上次王爺說,近些年韃靼用的火器和倭寇的火器十分相似,我們當時就判斷陳六一與韃靼有勾結,如果他是韃靼貴族,而且還是韃靼王的弟弟,那這件事就再明白不過了。”

“而且……”蘇櫻喃喃自語。

“現在的韃靼王為人比較溫和,近年來與大明的關系也比較緩和,他曾承諾只要大明允許茶馬互市,是不會發動戰爭的,他不願生靈塗炭。但韃靼王的繼承人——乞顏氏貴族乞兀兒則是一個野心家,聽聞這位未來的韃靼王殺伐果斷,在韃靼部落間是出了名的兇暴。如若他登上韃靼王的寶座,恐怕,北疆邊境就不會如現下這般太平了。”秋水說著搖了搖頭。

“我擔心的是陳六一會利用暗衛幫韃靼侵犯大明,暗衛如今是陳六一一手遮天!”蘇櫻皺起眉頭,嘆了口氣。

南靖王點了點頭,說:“恐怕這個賊子謀劃著有朝一日顛覆大明呢。不過我們掌握了如此重要的消息,對敵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就更容易擊敗他,只要我們細心籌劃,謹慎行事,就已經搶占了先機。”說著他站起身來,走到書案前,提筆寫了一封信,卷起來放入竹筒,又走回來,遞給秋水,說:“這封信,你飛鴿傳書給素蘿姑娘,這件事一定要密報給皇上和太後,防患於未然。”

秋水取過信,點了點頭,說:“好,我這就傳信給長姐。”

南靖王看向蘇櫻,微微一笑,問:“蘇姑娘,你的消息呢?”

“哦,我和玲瓏在張通的藏寶箱裏發現了一個暗格。”蘇櫻興奮地說,“裏面藏著這個。”說著,將繪有《按察錄》藏匿之處的輿圖呈給南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