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貪婪者(一)

一個居民的說辭引起了我和沈承的注意,他告訴我們,羅大楠和陳招弟一家,信奉天主教會,每一周都會到附近的教堂裏作禱告。

沈承突然站了起來,他馬上問那個教堂在哪裏,從沈承臉上的表情來看,他發現了重要的線索。居民馬上把教堂所在的地方告訴了沈承,沈承看看手表,已經非常晚了,他深吸一口氣,重新坐回到了椅子上。

“你是不是想去那個教堂?”我問。

沈承看向我,如實告訴我:“是。”

詢問結束了,我和沈承回到了辦公室裏,沈承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什麽東西,隨後,他將那張白紙丟給了我。白紙上寫了幾個關鍵字,都是和案件有關系的:教會、貪婪者、十三層。

“什麽意思?”我看了好一會,沒看懂。

“在天主教中,貪婪是重罪之一,而十三,在西方國家看來,也是非常不詳和厭惡的一個數字。”沈承向我解釋道。

沈承這麽說我就明白過來了,他是認為這一家三口的死和教會有關系。

“宗教殺人?”我反問。

沈承搖頭:“不一定,但是可能有關系,所以我想去查查。”

就在這個時候,刑科部門來人了,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他們通過對工地現場的測量,並根據石頭的重量以及其他數據,計算出了大石頭要落在指定位置所用的推力和角度。計算出結果之後,刑科部門的人又用相同的情景模擬了一次試驗。

經過多次試驗,警方的攝像機記錄了大石頭往下墜落的運動軌跡。

說著,刑科部門的工作人員播放了錄像帶。

拍攝的距離比較遠,但這不妨礙我們看清往下墜落的大石頭。視頻已經被刑科部門經過處理,在大石頭被推出十三層大樓的邊緣後,視頻的播放速度被放慢了。大石頭慢慢地往下墜落,經過處理之後,大石頭的運動軌跡被紅線標出。

大石落在地上的那一刹那,完整的軌跡圖出現,和我之前的推斷一模一樣,大石頭呈現為一條不明顯的拋物線。

“我們試驗了很多次,終於讓大石頭落在指定的位置了。”刑科人員說道。

刑科人員給我們敘述了他們在計算和試驗過程中的艱難。測量就不用說了,為了得到非常精密的數據,刑科人員拿了各種卷尺和測量工具,很多人配合,這才將所需要的數據湊齊。在計算的時候,好幾個刑科人員同時進行計算,他們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比如石頭在地上的摩擦力,大石在下降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

經過好幾個小時的手動計算和反復驗證,他們終於得出了所需要的推力和角度。但是,困難卻遠遠不止如此,因為這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在實際進行操作的時候,他們遇到的阻礙更大。

最大的問題,首先就是一個人怎麽知道自己在推大石頭的時候,用了多少的推力。是用精準的推動機器推的?不大可能,能推動那麽重石頭的機器,人可以搬動,但是想要搬到十三層高的地方,比較費勁。

而且,十三層現場並沒有發現推動機器停靠的痕跡。所以,兇手可能在推動大石頭的時候有一些測量工具輔助,但他卻是親手推的大石頭。

出於這樣的考慮,刑科人員在進行試驗的時候,也是用手推的,他們先估算了自己要用多少力氣,然後往固定的角度推動大石頭。但是人的估算有誤差,所以好幾次下來,石頭都砸偏了。最後一次,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大石頭終於落在指定的位置了。

沈承看完試驗的過程和報告,點了點頭:“理論上可能,實際上也可能,也就是說,兇手不僅僅懂物理學,還是個物理天才。”

我不否認沈承的推斷,兇手肯定沒有像警方這樣明目張膽、大張旗鼓地進行現場的測量和數據提取,他只能通過目測或者在夜裏沒有人的時候進行偷偷地測量,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得到了非常精準的數據。

刑科部門的人告訴我們,實踐起來非常難,這就要求在進行理論計算的時候,數據要絕對精確。兇手砸中了羅大楠,證明他做到了。他不僅得到了精準的數據,而且在推動大石頭的時候,也用了準確的力道。

一個人想要在一次動作中使用準確的力道,肯定要反復地進行機械式訓練,這就如軍人訓練時,在可以忽略不計的誤差允許範圍內,他們被要求每一步所產生的壓力一樣,也要求每一次擡腳的高度一樣。

兇手為了那一次推動大石頭,一定費了很多的功夫。

通過模擬,第一起兇案兇手作案的過程我們大致能夠推測出來了,至於第二次兇手的作案過程,由於證據和線索的不充分,我們還沒有辦法進行推斷。

沈承和我約了時間,我們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去教堂看看。沈承的懷疑不無道理,如果真的是宗教殺人的話,死者死在十三層就可以得到解釋了。老實說,那麽重的石頭,只要放置到五六層往下推就足夠置人於死地了,放的太高,反而容易產生掉落位置上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