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兇手特征(一)(第2/2頁)

這也表示,兇手和洛牧師是熟人,這樣才可能進出洛牧師的家中。爆炸案發生的時候是大白天,很多人就站在門口攀談聊天,兇手不太可能偷偷潛入。我也將調查重點放在了這上面,就算是洛牧師帶兇手進了家裏,應該也會有人發現才對。

還有一項證據能證明兇手是洛牧師的熟人:被調包的藥瓶。兇手能將藥瓶調包,說明他可以比較近距離地接近洛牧師,並且,他知道洛牧師患有心臟病。就連教堂裏的教眾都不知道洛牧師患有心臟病,可見兇手和洛牧師的關系有多好。

並且,有機會將洛牧師家中和教堂辦公室中所有病例和就診記錄以及藥丸取走的人,只有能到洛牧師家裏的人才能辦得到。最重要的是,兇手非常了解洛牧師的身體情況,甚至知道他什麽時候會發病。

我不止一次地向所有人強調過,兇手絕對不是靠運氣殺人,所有的橋段都是他事先計算好的,包括洛牧師的死。兇手知道警方遲早會找上洛牧師,也知道洛牧師在聽到消息的時候,有非常大的機率,或者說百分之百會犯病。

患有心臟病的人,特別是上了年紀之後,不能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否則就會犯病。而且,長期患病的人對藥物已經形成了一種依賴,就算沒有發病,僅僅有發病的征兆,病人就會情不自禁地服藥,以防病發。

兇手就是利用了洛牧師發病和服藥的習慣和規律,實施了殺人的行為。

三起兇殺案,四名死者,兇手的殺人方法可謂高超,如果不是心思縝密的人,很難破解兇手不接觸死者就將其殺害的謎團。這是我見過為數不多的高智商犯罪之一,這三起兇殺案不僅僅犯罪方法高超,而且每一起案子環環相扣,兇手留下了很多證據故意供警方偵查,從而引導警方的思路。

現在想起來,如果警方真的以洛牧師為兇手,那麽好幾個人將死的冤枉。

我在辦公室裏又等了好一會,終於,出去調查的部分刑警回來了。他們到洛牧師家附近進行了詢問,好幾個居民告訴刑警,爆炸案發生的當天,他們的確看見洛牧師從教堂回到了家,但是洛牧師是一個人回家的,並沒有帶任何人回去。

那一天,有不少居民從一大早開始就坐在家門口做手工活,所以大家可以證明,從早上開始,也沒有人單獨進過洛牧師的家裏。

我皺起了眉頭,向我匯報情況的時候,有幾名刑警還在低頭竊竊私語,他們在嘲笑我猜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