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劉佳的詢問技巧(第2/2頁)

我們沒有其他辦法,只能讓她試試看。

很快,劉佳又問了一個讓我們不解的問題:“你很能喝嗎?”

醉漢馬上點頭,說自己很能喝,每次喝,雖然都醉醺醺的,但是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打開門,躺到床上。有的時候走累了,他就會坐在路邊,吐上一會,再休息一段時間再回去,但是,他從來都不會睡大街。

“你回去的時候,路上的人多嗎?”劉佳繼續問。

終於,我們感覺劉佳的問話開始步入正軌了。

那醉漢回答說,那路段雖然偏僻,但是夜行人還是有的。醉漢還說,那段路,他走走歇歇,雖然街區不長,但因為醉酒,他需要走上很長的一段路。按照醉漢的說法,他在那條街區待的時間越長,可能看到兇手逃離的機會也就越大。

兇手不能飛天,也不能遁地,那條鬧市區街區,晚上也會有行人經過,除非兇手真的運氣非常好,才可能不被一個人撞見。但是這種可能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正因為如此,沈承才從一開始就沒有放棄尋找潛在目擊證人的決定。

尋找潛在目擊證人,是刑事案件偵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因為一般的刑事案件,都有直接的目擊證人,再加之尋找潛在目擊證人的難度較大,這一偵查行為,在偵查實踐中,很少被運用。

劉佳點了點頭,她突然沉默了,她好像在仔細回想著剛剛這個醉漢問的問題,隨後,她微微一笑:“案發的前幾天,你在回家的時候,有沒有發生什麽讓你不愉快的事情。”

突然之間,我怔住了,我開始佩服起劉佳來。劉佳運用的問話方式,不算是催眠,但卻也是給醉漢一種心理暗示,並逐步指引醉漢回答她所問的問題。沈承問不出來,在這個醉漢沒有說謊的情況下,說明這個醉漢可能真的什麽都看不到,又或者,醉漢因為只是看到了不經意的事情,所以忘記了。

劉佳把希望放在了後一種可能性上。劉佳最先問的兩個問題,並不是和這起案子無關,而是劉佳想先了解這個醉漢的性格特點,再想辦法把可能因為不經意而被醉漢遺忘的事情,給誘導性地問出來。

問醉漢會不會耍酒瘋,是要確定他的性格特點,問醉漢能喝多少,是想看這個醉漢在回家的時候,還有沒有意識,如果沒有意識,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問了。